首先声明 我并没有投资任何新能源汽车的股票,汽车是一个超重资产高负债的行业,特别是对于盈利预期不明朗进入行业仅10年左右的新能源主机厂,难度是相当大的。而理想汽车是几乎唯一一家率先实现盈利的独立新能源主机厂,在高峰时期 不但在新势力中月月销冠,毛利也直逼特斯拉更是攒下千亿现金,在当时怎么看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以至于我在两三年前黑理想时招来大量的反驳以及喷子。
而确认理想开始走下坡路,正是因为进入了纯电这个领域,Mega的失利,和i8上市是舆论的反噬,均代表的理想已经进入了“还债时间”,成败同源,当年宣发的有多猛,现在反噬的就有多厉害。下面讲讲几个主要的点
最大的隐患,就是没有护城河 没有护城河 没有护城河。手握千亿巨资,产品专挑简单的做。至今I8上市,连新能源引以为傲的辅助驾驶系统都是外购,而在两年前理想圈养的那些KOC已经在网上大发厥词,说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就要落地。车型单一 全是大尺寸的SUV 和MPV,新能源车最好做的就是这种又高又大的车型,方便电池布局,方便掩饰集成度的不足。我非常奇怪的是 理想手里的千亿巨资到底用在哪里?作为一个自己感觉自己是豪华品牌,居然连产品序列都不拓展,没有一个成功的品牌是做单一车型,没有一个豪华品牌是不做轿车的,当时连小鹏这么穷光蛋都已经上市了几款轿车,理想肯定不是做不出来,而是轿车的底盘研发要比SUV难很多,小鹏第一款P7连电池都是特制减薄,才能做到低趴美观的造型(蔚来做ET系列的时候,由于换电的限制导致电池过高坐姿就很不舒服),这就说明新能源做轿车比坐SUV难度要高很多。一开始不做都能理解,所有的新能源都是从相对简单的SUV入手,而理想过了这么多年作为一家唯一盈利的新势力销量冠军,手握巨资的情况下居然绕过了所有新能源车型的难题,这让我对这家企业相当的看不懂,没有全面的车型系列,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注定是走不远的,主机市场不是这么好混的。
也因为上述原因,理想一进入竞争白热化的纯电领域就原形毕露。之前可以靠着增程器的低成本(省下几十度电池至少好几万而一个发动机一万已经顶天,但定价却比纯电车更高)靠着给用户制造豪华可油可电大7座的市场空白摄取高额利润,也在自身车型序列不断减小的情况下,毛利也在下滑。 纯电车型Mega 失利的理由我在上图已经阐述,I8刚陷入撞卡车舆论风波现在又碰上特斯拉model YL上市正面硬杠,几乎可以肯定 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了。销量不一定会很差(实际上mega在他的细分领域销量已经挺好了),但是因为理想纯电车型进展较慢且车型单一,已经错过了最好占领市场的时机。而增程的L系列因为实在没有什么护城河,高端区域被某不造车企业用各界围堵,而低端车型被号称半价理想的零跑死死封住(今年零跑已经是新势力销量number one了彻底取代了理想本想的位置)。之后的几年 可能将是和前几年相反的景象,也就是不断下滑的毛利叠加不断增长的研发费用,推测财务报表会变得比较难看,而它相对于蔚来及小鹏的溢价,也会一步一步的被压缩回来。
而最后谈谈李厂长这个人,他当然是一个很聪明很厉害的人,虽然他是汽车之家还有理想的创始人,但我不认为他是一个真正喜欢汽车行业的人。这从他的产品就可以看出,除去技术上的不足,理想汽车作为一个产品 其实还是很用心的,他哪哪都好内饰豪华装冰箱彩电大沙发不是贬义词(你们知道能在车里打PS5 这意味着什么,我都能想象如果我还在学生时代它就是世界顶级豪车远超法拉利迈巴赫),真的是把能想到的都集成到车上去了。但你们发现没有,理想汽车这个产品,对副驾的尊重 对后座的尊重关注的无微不至,唯一不受到尊重的,就是坐在驾驶座上的那个人。理想能大量抢掉别克GL商务车 能抢掉阿尔法的用户,靠的就是它那个SUV的外观但本质却是个MPV,让车主买了 觉得自己没那么像司机(这也是i8这个纯正的MPV 拼命宣传自己是SUV的原因)。但他在产品设计上对主驾这个座位没有一点点尊重,没有一点点去考虑作为一台车应有的操控性,从当初L系列空气悬挂都选择最便宜的单腔空悬,就可以看出对这个企业来说宣传永远是大于实质。所以很可悲也很现实的是,如果家里只有一台车,开理想的才更像司机。开理想的正是那些渐渐失去理想的中年人,而他们真正喜欢的可能和我一样,丰田86宝马Z4或者全时四驱的斯巴鲁力狮,而那份对驾驶的热爱,败给了对家人的关怀,开着理想成就了李厂长的法拉利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