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行的专属熊市周期
2017年股价30.51元
下跌📉到2024年股价3.56元
专属牛市周期从3.56元启动牛市周期。
第一波3.56到4.98元,
然后洗盘,
$工商银行(SH601398)$ $招商银行(SH600036)$
到4月7日
3.93元启动牛市周期第二波。
未来肯定会突破4.98元的。
后面还有第三波,
第四波
。。。。。
炒股的不懂价值投资银行
国有四大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都连续牛市3年,近3年。
张家港行(002839.SZ)作为区域性农商行,其投资逻辑可从以下多维度分析,结合最新财务数据与行业趋势综合判断:
---
一、财务稳健性:营收利润双增,资产质量优异
1. 业绩持续增长
2024年营收47.11亿元(+3.75%),归母净利润18.79亿元(+5.13%);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5.62亿元(+3.20%),创单季新高。尽管利息净收入受行业息差收窄影响(2024年-12.55%),但通过投资收益(2024年+176.81%至12.9亿元)和成本控制实现利润增长。
2. 资产质量稳定
不良贷款率长期稳定在0.94%,拨备覆盖率376.03%(2024年),显著高于监管要求,风险抵御能力较强。2025年一季度不良率保持0.94%,拨备覆盖率375.48%,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
二、区域经济红利:深耕长三角,业务布局深化
1. 本地优势与异地扩张
总部位于张家港(2022年GDP占苏州13.78%),本地存贷款市场份额超20%和13%。异地贷款占比超50%,重点布局苏南、沿江经济带,形成“普惠小微+科技金融”特色模式。
2. 普惠金融与科技赋能
- 小微贷款:2024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1亿元(占贷款总额41.5%),通过“两小”事业部专业化运营实现“做小做散”。
- 科技金融:2024年科技贷款余额102.2亿元(+11.18%),推出“港发通”专项方案支持科创企业。
- 数字化转型: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模式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
三、股息回报与估值吸引力
1. 高股息分红
近三年股息率稳定在4.34%-5.15%,2024年分红比例延续历史水平(10派2元),适合追求稳定现金流的投资者。
2. 低估值修复空间
当前市净率(PB)0.64倍(2025年6月),显著低于农商行Ⅱ板块均值(0.75倍),市盈率(TTM)5.90倍,处于历史低位。若经济复苏带动资产质量改善,估值修复潜力较大。
---
四、风险与挑战
1. 息差收窄压力
2024年净息差降至1.62%,主因消费贷收缩(余额同比-42.21%)及负债端成本刚性,需优化负债结构应对。
2. 投资收益可持续性
2024年投资收益占营收27.4%,依赖债券牛市,若利率上行可能导致浮盈回撤。
3. 资本补充压力
2025年预计资本缺口约15亿元,需通过定增或二级资本债补充,可能稀释股东权益。
---
五、投资策略建议
- 短期:关注股价支撑位(4.27元附近)及资金流向,若市场情绪回暖或区域经济数据改善,存在技术性反弹机会。
- 中长期:布局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赛道,跟踪数字化转型成效及异地扩张进度。若不良率保持稳定且拨备覆盖率回升,可逢低配置。
- 风险对冲:需警惕宏观经济波动对资产质量的冲击,建议分散配置以降低单一银行股波动风险。
---
总结
张家港行的投资逻辑围绕“区域经济红利+小微业务护城河+高股息防御属性”展开,短期需平衡投资收益波动与息差压力,长期则依赖普惠金融战略深化与资产质量改善。投资者可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在估值低位逐步布局,同时密切关注政策导向与行业竞争格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