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港股份的专属熊市周期:
用“除权”研究
约等于≈
从2007年12月股价8.25港元,
下跌到2020年3月,股价0.52港元。
熊市周期13年,
调整空间超过百分之90。
让普通散户看看什么叫熊市?
空间是,几个腰斩?
风险充分释放,
才会看到港股各种各样30%,50%,直接翻倍的涨幅。
跌到妈都不认识。
辽港股份的专属牛市周期
从2020年开始
牛市周期第一部,
主力资金在底部筹码:建仓吸筹。吸收散户的筹码(股票)
第二部,等吸筹足够,就进入拉升阶段,中间带有洗盘,回调。
辽港股份:主力资金绝对控盘,
明面可见,大股东控股79.62%。
看不见,还有庄家在里面运作部分股票。
庄家是谁?这个不方便透露。
辽宁股份,央企,中盘蓝筹股,中国优质港口,码头资产。
股市创立之初:给央企,国企,融资
以融资为主,
为主要目的。
2024年,还提出,央企,国企等市值管理。
喜欢股息投资的
辽港股份,港股,股息率3.55%,
中国未来或进入零利率,或者负利率时代,
以促进经济发展。
辽港股份(601880.SH/02880.HK)的投资逻辑分析
一、基本面优势:央企背景与优质资产
1. 央企控股与政策支持
辽港股份由招商局集团控股,联合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方国资参股,具备显著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政策倾斜优势。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公司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及东北振兴战略,承担东北地区92%的原油进口和80%的铁矿石进口任务,战略地位突出。
2. 资产规模与盈利能力
- 管辖5大港口群,拥有199个专业化泊位(含托管企业),设计年吞吐能力超5亿吨,覆盖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等全货种,2024年货物吞吐量达4.07亿吨,集装箱量1086万标箱。
- 财务稳健性显著:资产负债率仅24%-27%,上市以来连续14年盈利分红,2024年归母净利润11.44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8.67亿元(同比+338%)。
二、行业地位:区域垄断与战略通道
1. 东北港口整合龙头
通过吸收合并营口港,形成“一核两翼”(大连港为核心,营口、盘锦为两翼)格局,统辖辽宁沿海70%货运量,是东北唯一具备海铁联运、国际中转能力的综合枢纽。
2. 国际物流网络布局
开通151条航线覆盖RCEP成员国,海铁联运班列达110条,每周发运超260班次,中欧班列(沈阳)实现12天直达欧洲,较海运节省20天,2024年海铁联运箱量同比增长23%。
三、业务潜力:多元化与转型升级
1. 核心业务结构优化
- 集装箱与油品业务贡献66%营收,其中45万吨级原油码头可停靠全球最大VLCC油轮,年保障4亿人口能源需求。
- 散杂货业务短期承压(2024年同比下降5.5%),但通过铁矿石保税筛分、粮油临港加工等增值服务提升附加值。
2. 智能化与绿色转型
- 投入20亿元打造“智慧港口2.0”,应用5G无人集卡、区块链电子单证等技术,装卸效率提升26%,单证处理时间压缩至2小时。
- 建成国内首个全电港口,高压岸电系统年减碳1.2万吨,LNG加注业务使船舶硫排放减少90%。
四、估值与市场机会:AH溢价套利空间
1. AH股显著折价
截至2025年6月25日,A股动态市盈率43.89倍,港股仅19.44倍;A/H股溢价率达132.48%,港股估值更具吸引力,存在套利机会。
2. 资金面支撑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中度控盘状态(约30%-50%筹码集中),叠加年内三次大规模回购(回购均价高于当前股价),显示管理层信心。
五、风险提示
1. 业绩波动性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2.5%,净利润下降45%,主因散杂货需求下滑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需关注后续经济复苏对港口业务的拉动。
2. 区域竞争与政策依赖
东北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影响港口吞吐量增长,且公司业务高度依赖区域政策(如自贸区、东北振兴),需警惕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
总结
辽港股份的核心逻辑在于“区域垄断+央企资源+绿色转型”,短期需关注业绩修复与AH溢价收敛机会,长期则受益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智慧港口升级。
建议投资者结合宏观经济复苏节奏及政策动向,优先关注港股(02880.HK)的估值修复空间,同时跟踪公司散杂货业务转型进展及大宗商品贸易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