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油服:专属熊市周期:
2015年4月股价4.96港元,
下跌📉2024年1月股价0.415港元。
专属牛市周期
专属牛市周期从0.415港元启动,
中石化油服已经形成牛市趋势。
超级大的牛市趋势。
未来还是有望收复失地4.96港元。
不说太远的,
前面压力点1.09港元还是不久的将来就突破的
中国特色价值投资,必须要有基本面分析。
石化油服(600871.SH)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油气工程服务商,其投资逻辑可从行业景气度、战略转型、技术实力及政策红利等多维度分析,核心要点如下:
🛢️ 一、行业高景气度持续,上游资本开支扩张提供增长基础**
1. **全球油服需求复苏**
2025年全球上游资本开支预计达5,824亿美元(同比+5%),海上勘探投资增速显著(2024年同比+8.6%)。
钻井日费维持高位,自升式平台日费达10.36万美元/天(同比+6.7%),行业景气度支撑服务需求。
2. **国内“增储上产”政策驱动**
“三桶油”持续加大资本开支,2025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上游资本开支计划分别为2,100亿、767亿、1,300亿元。国内油气产量稳步提升(2025年预计同比+1.3%-5.9%),为公司提供稳定订单。
📊 **二、订单放量且结构优化,海外与管网市场成新增长极**
1. **新签合同额创历史新高**
2024年新签合同总额**912亿元**(同比+10.7%),其中国内外部市场199亿元(同比+26.8%)、海外市场243亿元(同比+45.5%)。
2. **国家管网市场突破性进展**
2025年8月中标国家管网**35.97亿元**管道工程项目(占2024年营收4.44%),2024年国家管网中标额首次突破100亿元,成为第三大客户(占营收4.9%)。
公司主动退出低效业务,聚焦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国家管网等优质客户,提升资源效率。
*表:石化油服新签合同结构(2024年)*
| **市场类型** | **合同额(亿元)** | **同比增长** | **占比** |
|---------------------|---------------------|--------------|----------|
| 中石化集团市场 | 470 | -5.8% | 51.5% |
| 国内外部市场 | 199 | +26.8% | 21.8% |
| 海外市场 | 243 | +45.5% | 26.6% |
⚙️ **三、技术驱动与轻资产转型,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1. **核心技术突破深地勘探瓶颈**
2024年研发投入22.5亿元,自研旋转导向技术应用超286口井,超高温测井仪器、连续管侧钻等技术提升深地勘探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产值39亿元。
装备规模领先(597台陆地钻机、11座海上平台),支撑大型项目执行。
2. **轻资产模式降低成本风险**
通过技术输出拓展市场,减少重资产依赖。2024年国内外部市场增长26.8%,毛利率提升至7.81%(主因海外高附加值业务占比上升)。持续推进人力与装备资源优化,计划2025年降本3亿元。
🔋 **四、新能源转型加速,氢能产业链布局领先**
1. **氢能基建先发优势**
承担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内蒙古乌兰察布10万吨/年绿氢输送管道建设,切入“制储运加用”全链条。
2. **低碳技术战略升级**
成立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入股中石化碳科公司,目标“十四五”末在绿电-绿氢耦合、海上制氢等技术领域取得行业领先地位。布局CCUS(碳捕集)、地热开发等绿色业务,对冲传统能源转型风险。
⚠️ **五、盈利预期与风险提示**
1. **业绩稳步增长**
光大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8.10亿、10.01亿、12.28亿元,对应EPS 0.04/0.05/0.06元/股,
2. **核心风险需警惕**
- **油价波动**:若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可能压制上游资本开支意愿。
- **现金流压力**:2024年扣非净利润骤降62.9%(因工程款回款延迟),应收账款/利润比超2100%。
- **项目执行风险**:长周期工程易受工期延误、成本超支影响。
💎 **总结:把握“景气+转型”双主线,关注订单兑现与现金流改善**
> 石化油服的投资逻辑锚定于 **“行业复苏红利”** 与 **“技术+绿色转型”** 的双轮驱动:
> - 短期:
国家管网订单放量(35.97亿项目落地)与海外高增长(45.5%)支撑业绩弹性;
> - 长期:
氢能产业链布局(如绿氢工程)与轻资产模式有望打开估值空间。
> **需密切跟踪**:油价波动对资本开支的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及新能源业务商业化进度。
若现金流改善与订单转化顺利,净利润增速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