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上海莱士可能慢牛

用户头像
宗哥投资
 · 内蒙古  

研究一下上海莱士

上一波牛市

相当于0.36元,上涨到26.4元,

涨幅73倍,

要消耗73倍牛市周期产生的泡沫。

10年时间不够

估计这一波牛市时间,还不够了。

下一轮熊市,估计有可能走2016年到2020年那种价值投资的慢牛。

要等大盘这波牛市结束,

再来一轮杀跌的快熊股灾型,

再下来5~8年,慢熊。

就是这5~8年整体慢熊,个股上海莱士可能慢牛。

上海莱士的投资逻辑在2025年呈现出多维度的结构性机会与挑战,需从以下核心维度综合评估:
一、行业壁垒与资源整合的战略价值
1. 浆站资源垄断性进一步强化
血液制品行业的核心壁垒在于浆站资源的稀缺性。截至2025年6月,公司通过收购南岳生物后浆站总数达53家(含在建),采浆量突破1800吨 ,较2023年增长20%,稳居行业前三。湖南区域9家浆站的纳入(占全省70%份额)填补了华中市场空白,形成“长三角+华中”双核心布局 。尽管天坛生物采浆量仍领先(约2400吨),但上海莱士通过并购增速已显著缩小差距,且浆站分布更聚焦人口密集区,单站采浆效率具备提升空间。
2. 政策驱动的行业集中度提升
国家严控新浆站审批(2021-2024年仅新增47家),70%流向头部企业 。上海莱士作为“国家队”成员(海尔集团控股),在政策倾斜下有望持续通过并购整合扩张。例如,2025年对南岳生物的42亿元收购采用“现金+或有对价”模式,以吨浆市值法估值(约1400万元/吨),低于国际龙头CSL的2000万元/吨水平 ,凸显资源整合的性价比。未来若继续并购中小型浆站,采浆量有望向2000吨迈进,进一步巩固规模优势。
二、研发创新与产品结构升级的临界点
1. 全球首创药物的突破性潜力
公司自主研发的SR604注射液(血友病单抗)已进入Ⅱb期临床试验 ,这是全球首个针对活化蛋白C靶点的抗凝血功能抑制剂。目前血友病治疗依赖每周2-3次静脉注射凝血因子,而SR604通过皮下注射每4-8周给药一次,显著改善患者依从性。若2027年获批上市,预计可抢占国内血友病市场15%-20%份额(约15亿元规模),并凭借专利保护期内的高毛利(预计超70%)重塑盈利结构。
2. 产品矩阵的高端化转型
公司凝血因子类产品占比已提升至35%(毛利率超40%),其中人凝血因子Ⅷ批签发量2024年同比增长53% ,成为核心增长极。同时,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如狂免、破免)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国产替代,2025年一季度批签发量同比激增150% ,在医保控费背景下,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将直接拉动毛利率向45%目标迈进。
三、海尔赋能与生态协同的战略落地
1. 全产业链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海尔集团入主后,通过旗下“盈康一生”生态实现三大协同:
- 供应链优化:海尔生物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已在部分浆站试点,采浆效率提升12%,物流成本降低8% ;
- 临床资源整合:盈康生命旗下20余家医院为上海莱士产品提供直接终端渠道,缩短流通链条(传统渠道层级达3-4级,现压缩至1-2级);
- 资本运作支持:控股股东海盈康2025年已累计增持超10亿元,并推动公司回购5亿元股份 ,显著改善此前散户占比过高(超60%)的筹码结构。
2. 管理效率提升的量化验证
2024年三费占比同比上升30.6%(主要因并购贷款利息增加),但2025年一季度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2%(汇兑收益增加),毛利率维持38.75%高位。海尔引入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已在生产端应用,预计2025年管理费用率可下降2-3个百分点,释放约2亿元利润空间。
四、估值安全边际与风险对冲
1. 历史低位的估值修复空间
当前PE(TTM)23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30倍,PB仅1.42倍,处于近8年估值中枢下沿 。若2025年净利润达机构预测的24.66亿元,对应PE将降至17.8倍,较国际龙头CSL(PE 25倍)仍有30%溢价空间。横向对比,天坛生物PE为27.4倍,上海莱士的估值折价反映了市场对其历史商誉风险的担忧(商誉增至90亿元),但当前商誉/净资产比例已从2017年的17%降至12%,风险可控性增强 。
2. 国产替代的政策红利
2025年4月起对美欧血制品加征34%关税,导致进口白蛋白价格上涨约15%,而上海莱士国产白蛋白终端价较进口低8%-10%,性价比优势凸显。目前公司白蛋白进口代理业务占比仍达45%,若逐步切换为自产,可提升整体毛利率5-8个百分点。
五、风险提示与关键观测点
1. 短期财务压力与整合风险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45%,净利润下滑25.2%,主要因南岳生物并表前采浆量未完全释放及并购贷款利息支出。需关注二季度整合成效:若采浆量环比增长超10%,则可验证协同效应落地。
2. 商誉减值与现金流波动
收购南岳生物新增商誉约34亿元,总商誉达90亿元,占净资产比例12% 。若2025年南岳生物采浆量未达305吨(触发或有对价5000万元),可能引发市场对商誉减值的担忧。此外,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73%,需跟踪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变化(目前98天,较行业平均多20天) 。
3. 研发管线的不确定性
SR604注射液Ⅱb期临床试验预计2026年完成,若疗效数据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变更(当前资本化率为60%),影响当期利润约1.2亿元。
六、结论:战略配置价值与战术操作建议
长期配置逻辑:
- 若2025年采浆量达1800吨、SR604进入Ⅲ期临床、海尔协同效应释放,2026年净利润有望突破30亿元,对应目标价10.09元(较当前+45%) 。
- 国产替代趋势下,白蛋白自给率提升(当前55%→2027年目标70%)可贡献年均10%的营收增量。
短期风险规避:
- 需警惕三季度商誉减值测试结果及SR604临床试验数据发布节点;
- 若股价跌破6.5元(对应PB 1.3倍),可视为安全边际增强的加仓信号。
对比投资标的:
与天坛生物(PE 27.4倍,采浆量2400吨)相比,上海莱士估值折价显著,且增长弹性更高(并购驱动VS内生增长);与华兰生物(采浆量1100吨)相比,上海莱士在产品线丰富度(9个品种VS 7个)和研发投入(2024年2.51亿元VS 1.8亿元)上更具优势。

$上海莱士(SZ002252)$ $恒瑞医药(SH600276)$ $药明康德(SH60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