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码非常集中

用户头像
宗哥投资
 · 新疆  

再研究中国特色价值投资

前复权研究

专属熊市周期

相当于25.71元,下跌到5.76元,

中国铁建:现在处于牛市周期,不需要解释

化债概念股

央企,大基建蓝筹股

大股东持股76.5%

散户,游资,机构,全部加起来才24%。

筹码非常集中,

郭嘉对,容易拉升。后面才好化债。

当前股价8.13元。

让大家知道什么估值,什么位置。

什么雅江水电,

新疆西藏铁路🛤️。

大基建还是可以看看的。

未来还是俄罗斯,乌克兰的战后重建。

中国特色价值投资的要多看看基本面分析。

要多看看行业分析。

中国铁建的投资逻辑需从政策驱动、行业地位、财务特征、风险因素及估值水平五个维度综合分析,结合其作为央企的资源禀赋与当前市场环境,呈现以下核心逻辑:

一、政策驱动:基建投资加码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双重红利

1. 国内基建逆周期调节

2025年财政赤字率提升至4%,专项债规模扩容至4.4万亿元,叠加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支持“两重”(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两新”(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项目。中国铁建作为铁路、公路、水利等传统基建主力,直接受益于政策资金倾斜。例如,2024年其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占比达76.7%,而2025年上半年境外新签合同同比激增57.43%,反映“一带一路”项目加速落地。此外,交通运输部《智慧交通建设行动方案》推动的智慧公路、智慧港口等新基建,为其绿色环保(2024年新签合同增23.79%)和新兴产业(增36.47%)提供增量空间 。

2. 海外市场结构性机会

公司海外业务占比从2020年的7.2%提升至2024年的10.27%,尤其在中亚、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标中吉乌铁路、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等标志性项目 。尽管海外项目利润率普遍低于国内(约3%-5%),但可对冲国内基建投资增速放缓风险,且部分项目获政策性金融支持(如亚投行贷款),降低回款风险。

二、行业地位:全产业链优势与技术壁垒

1. 基建国家队的不可替代性

中国铁建是全球第三大工程承包商,业务覆盖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维护全链条。其隧道掘进机国内市占率超60%,高铁建造技术全球领先,在高寒、高原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能力形成技术护城河。例如,2025年中标的富加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需破解大兴安岭高寒林区的技术难题,凸显其工程技术优势 。

2. 商业模式转型潜力

公司正从“施工承包商”向“投资运营商”转型,PPP、BOT等模式占比提升。2024年绿色环保产业新签合同3168亿元(同比+23.79%),涵盖光伏治沙、生物质能源等领域,未来有望通过运营收益提升利润率。此外,子公司铁建重工的高端装备外销(如盾构机出口东南亚)和工业制造业务(毛利率约18%)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

三、财务特征:低估值与高风险并存

1.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当前市盈率(PE)5.36倍、市净率(PB)0.41倍,显著低于工程建设行业均值(PE 14.95倍、PB 1.06倍),处于近10年1%分位数 。横向对比,中国中铁PE 5.47倍、PB 0.47倍,中国交建PE 6.04倍、PB 0.50倍,中国铁建估值更具吸引力。若未来盈利改善,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2. 财务风险需重点关注

- 高负债与现金流压力:资产负债率77.59%(2025Q1)超行业警戒线,流动比率1.03接近风险阈值,短期借款激增83.46%至1501亿元,财务费用同比增加70.47%。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314亿元,净利润现金比率常低于0.5,显示盈利质量较差 。

- 应收账款风险:应收账款达2047.6亿元(同比+31.42%),主要来自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若项目回款延迟可能加剧流动性紧张 。

- 房地产拖累:2024年房地产开发营收718.9亿元(同比-13.67%),新开工面积下滑,需警惕该板块进一步减值风险 。

四、风险与挑战

1. 政策执行不确定性

尽管基建投资政策明确,但专项债发行进度、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到位情况可能影响项目落地节奏。例如,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额同比下降7.8%,部分源于地方财政压力导致的项目延期 。

2. 成本端压力

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毛利率(2024年毛利率7.51%),而海外项目还面临汇率波动(如美元升值导致汇兑损失)和地缘政治风险(如中亚项目的政权稳定性) 。

3. 行业竞争加剧

地方基建国企(如山东路桥)凭借区域优势低价竞标,压缩央企利润空间。同时,民营企业在新能源基建等领域的快速崛起,可能分流部分市场份额 。

五、投资策略建议

1. 长期配置价值

中国铁建作为基建央企龙头,在稳增长政策周期中具备防御性,适合长期投资者获取稳定分红(股息率3.73%)和估值修复收益 。若2025年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资金加速落地,叠加海外订单放量,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2. 风险控制要点

- 跟踪现金流改善信号:关注经营性现金流是否转正、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否提升。

- 警惕负债扩张节奏:若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至80%以上,可能触发再融资压力。

- 政策与订单跟踪:重点关注“两新一重”项目中标情况及海外高毛利订单占比变化。

3. 估值安全边际

以PB 0.4倍为底线,结合其每股净资产7.85元(2024年),当前股价8.13元对应PB 0.41倍,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若市场情绪回暖,PB修复至0.6倍(对应股价11.78元)存在约45%上行空间。

结论

中国铁建的投资逻辑可概括为“政策托底、估值低位、风险可控”。其核心价值在于逆周期调节属性和全产业链护城河,但需警惕高负债和现金流风险。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在当前估值水平逐步建仓,博弈政策红利释放和盈利改善;对于激进投资者,需密切跟踪债务重组进展及新业务盈利兑现能力。中长期看,若公司能有效控制负债、提升新兴业务占比,有望成为基建板块价值重估的标杆。

$中国铁建(SH601186)$ $中国建筑(SH601668)$ $中国中铁(SH60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