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银行粉。
看好国有银行
看好银行
市净率0.6倍,
市盈率5.43倍。
主力已经出货了百分之60。
还剩40%,
上市8年,8年卖120亿的股票《保守估计》
哎,主力不喜欢的股票。
又不道什么原因,股东疯狂卖出。
还是要价值投资央企,国企大蓝筹。
很多散户不明白农业银行为什么涨那么猛,
我只悄悄告诉你。
不要告诉别人。
大股东持股94%,
流通股才百分之6%
别看2.5万亿,
仅仅算百分之6,
其实相当于1500亿的股票。
主力资金有几万亿,对于1500亿的股票,轻松拿捏。
流通股百分之6的股票很容易做庄。
这个是天机不可泄露。
不能说太明白。
做庄普通存在每个股票。尤其是主板。
尤其是绩优股,白马股,做庄太明显。
只能点到为止。
不能展开。
比较敏感话题。
云蒙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他用杠杠就不明白。
假如云蒙不用杠杠,全仓国有银行。
近3年的投资业绩肯定是遥遥领先百分之99.99的基金。
自己又可以分百分20利润。
真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张家港行可以看看的。
$张家港行(SZ002839)$ $工商银行(SH601398)$
张家港行(002839.SZ)作为区域性农商行的典型代表,其投资逻辑可从区域经济禀赋、业务结构韧性、财务指标稳健性及估值修复潜力四个维度展开分析,同时需关注行业共性风险与差异化挑战。
一、区域经济禀赋:长三角腹地的产业升级红利
1. 经济基本盘扎实
张家港市2024年GDP达3602亿元,人均GDP近23万元,连续31年稳居全国百强县前三。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当地传统产业(如冶金)加速向优特钢转型,新兴产业如半导体(产值增长39.9%)、生物医药(增长12.9%)等增速亮眼 。这种「传统+新兴」双轮驱动的产业结构,为张家港行提供了多元化的信贷需求场景,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持续释放。
2. 区域金融生态优势
张家港行在本地存贷款市场份额连续多年稳居首位,涉农及小微贷款余额占比超90%,单户1000万元以下贷款户数占比达99.01%。这种「深耕本地、做小做散」的策略,既契合监管导向,又能通过地缘优势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例如,2025年上半年该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增长6.23%,精准对接地方民营经济需求 。
3. 政策与基建红利
张家港市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重要节点城市,2025年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超10亿元,重点支持交通、水利等基建项目 。基建投资的加码将直接拉动对公贷款需求,而该行在本地基建项目融资中的参与度较高,有望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推手。
二、业务结构韧性:普惠金融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
1. 普惠金融的护城河
张家港行将「支农支小」作为核心战略,截至2025年6月末,涉农及小微贷款余额1246.25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达90.88%。这种业务结构虽面临净息差收窄压力,但凭借高客户黏性和低不良率(0.94%)构建了竞争壁垒。与同业相比,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9.15%)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体现了精准的市 定位 。
2. 数字化转型的提效价值
该行通过部署DeepSeek及通义千问大模型,在贷款审批、业务营销等四大场景实现提效。例如,新信贷管理系统将审批链条缩短至3个环节,客户响应速度提升60%。2025年上半年,非息收入同比增长97%,科技赋能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成为新亮点。此外,绿色贷款余额达51.75亿元,较年初增长18.2%,契合ESG投资趋势 。
3. 业务多元化布局
除传统存贷款业务外,张家港行积极拓展金融市场业务。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同比增长81.44%,通过优化债券配置和同业合作,在低利率环境下提升资金运用效率 。这种「存贷+投资」的双引擎模式,有助于缓解净息差收窄对利润的冲击。
三、财务指标稳健性:穿越周期的核心支撑
1. 盈利与增长的平衡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13%,2025年中报净利润增速提升至5.11%,在营收增速放缓(1.72%)的背景下,通过成本控制(成本收入比下降1.11个百分点)和拨备计提优化实现利润增长 。相较于A股农商行平均水平,其ROE(11.05%)处于行业中上游,显示较强的盈利能力。
2. 资产质量的「压舱石」
截至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94%,拨备覆盖率提升至383.98%,较年初增加7.95个百分点。这一指标不仅高于监管要求,也显著优于多数同业(如紫金银行拨备覆盖率200.48%) 。高拨备为潜在风险提供了充足缓冲,同时为未来利润释放预留空间。
3. 资本与分红的安全垫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63%,资本充足率13.05%,均高于监管要求。2025年中报推出首份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1元),股息率约2.27%,虽低于部分同业,但结合其低估值(市盈率5.58倍、市净率0.58倍),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 。
四、估值修复潜力:低估值与政策催化的共振
1. 绝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当前张家港行市盈率(TTM)5.58倍、市净率0.58倍,均低于A股农商行平均水平(市盈率约6倍、市净率约0.6倍)。横向对比,其估值仅为美国同类银行的1/3-1/2,且股息率显著更高(如华夏银行股息率5.08%) 。这种估值差异反映了市场对区域银行资产质量的过度担忧,但张家港行连续多年不良率低于1%的表现已证明其资产质量的稳定性。
2. 政策催化的可能性
2025年10月起实施的互联网助贷新规要求总行集中管理合作平台,这可能挤压部分中小银行的线上业务空间。但张家港行以线下普惠业务为主,受冲击较小,反而可能因合规优势承接部分市场份额。此外,若后续监管出台针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或资本补充工具,该行作为优质农商行有望优先受益。
3. 股东回报的改善预期
公司首次推出中期分红,显示管理层对未来业绩的信心。参考常熟银行(中期分红比例25.27%)和沪农商行(33.14%),张家港行的分红比例仍有提升空间 。若未来分红率提高至30%,按当前股价测算股息率将达4%以上,对长期资金更具吸引力。
五、风险提示与应对策略
1. 区域经济结构风险
尽管新兴产业增长强劲,但冶金等传统产业仍占规上工业产值近40% 。若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或行业周期下行,可能导致相关企业贷款质量恶化。建议关注该行对高耗能行业的风险敞口及动态拨备调整。
2. 净息差持续收窄压力
2025年上半年A股农商行净息差普遍收窄,张家港行虽未披露具体数据,但行业趋势下其净息差可能承压。需密切跟踪其下半年通过资产端定价优化(如提升高收益零售贷款占比)和负债端成本控制(如活期存款占比提升)的效果。
3. 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产出比
科技投入短期内可能增加成本,需观察其在提升效率(如运营成本下降)和拓展收入(如中间业务增长)方面的实际成效。2024年非息收入增长97%的高基数下,2025年能否持续高增长值得关注 。
六、投资策略建议
1. 长期配置价值
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可将张家港行作为底仓配置。其低估值、高拨备和区域经济韧性,提供了穿越周期的能力。参考历史数据,当市净率低于0.6倍时,该行通常存在估值修复机会(如2024年四季度市净率0.55倍时股价随后反弹15%)。
2. 事件驱动机会
关注两类催化剂:一是区域重大基建项目落地带来的对公贷款放量;二是监管层针对中小银行的政策支持(如专项金融债发行、税收优惠)。此外,若后续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或大股东增持,可能成为股价短期提振因素。
3. 风险对冲建议
分散配置其他低估值银行(如常熟银行、苏农银行)以降低区域集中风险,同时关注宏观经济数据(如制造业PMI)和监管政策变化,动态调整持仓比例。
结论
张家港行的投资逻辑可概括为「区域经济红利+普惠金融护城河+低估值修复」的三重驱动。其核心价值在于:
1)深耕长三角优质县域市场,分享产业升级与基建投资红利;
2)资产质量优异、拨备充足,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
3)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分红政策逐步改善,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逢低布局并持有,等待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