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时间建仓吸筹

用户头像
宗哥投资
 · 新疆  

昊海生物科技可以看看

昊海生物科技的专属熊市周期

砍掉送股和股息(前复权)

相当于(2021年6月)股价103.493港元下跌📉到(2022年10月)股价11.94港元。


从2022年11.94港元启动牛市周期。

这个股票比较周期,

周期性比较强

前一波

在底部横盘震荡,建仓吸筹数年,

主力资金筹码吸筹足够,就拉升出货。

现在又是这种形态。

从2022年到现在,3年时间建仓吸筹。

未来等主力资金吸筹足够,又要启动新一轮牛市周期。

利润也没有重大突破。

利润推向估值。

那就是12港元到100港元。这个就是运动空间。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再没有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

当然不变是不可能的。

小变化,小影响也是有。

港股也扩容,整体估值会更谨慎。

底部建仓吸筹可能更久。

港股27.14港元每股

A股,在科创板54.65元

买一股A股,可以买两股港股。

买港股更划算。

尤其是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股息率多一倍。

十大股东持股比例78.88%

筹码比较集中,散户占比就相对小一点。

主力还是看好自家股票,自己的公司。

我比较喜欢。

我不喜欢那些散户大本营的股票,主力出货后的股票。一大堆散户等解套。

$昊海生科(SH688366)$

$寒武纪-U(SH688256)$ $上海电力(SH600021)$

昊海生科的投资逻辑:技术迭代与政策博弈下的结构性机会

一、核心业务拆解与增长动能

1. 医美板块:玻尿酸迭代与胶原蛋白突围

- 玻尿酸产品矩阵升级:2024年医美板块收入11.95亿元(占比44.38%),其中玻尿酸收入7.42亿元(同比+23.23%),核心驱动来自第四代有机交联产品「海魅月白」。该产品采用全球首创赖氨酸交联技术,封闭透明质酸酶作用位点,维持时间长达12个月,定价4000-6000元/支,定位中高端市场,与「海薇」(千元级)、「姣兰」(2000-3000元)形 成价格带互补 。

- 胶原蛋白战略卡位:智能交联胶原蛋白填充剂于2024年6月进入注册检验阶段,皮肤护理用胶原蛋白溶液已获二类证。该技术通过分子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刺激胶原再生效果优于传统玻尿酸,预计2025年底获批后可切入胶原蛋白抗衰市场(2027年规模或达1738亿元) 。

- 设备与耗材协同:通过收购欧华美科获得EndyMed射频设备(覆盖全球16国),与玻尿酸注射形成「仪器+耗材」组合疗法,提升客单价至8000-12000元/疗程 。

2. 眼科领域:集采压力下的结构性机会

- 人工晶状体国产替代:作为国内第二大供应商,2024年人工晶状体收入3.28亿元(同比-14.06%),但中端预装类产品销量增长137%,高端三焦点产品增长40%,通过结构优化对冲集采降价(中标价降幅超50%)。创新疏水模注三焦点产品已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预计2026年获批后可抢占高端市场(单价2-3万元)。

- 近视防控增量:自有品牌「迈儿康myOK」角膜塑形镜2024年销量增长31.45%,代理品牌「亨泰Hiline」受集采影响下滑,整体视光业务收入4.02亿元(同比+0.31%)。第二代房水通透型PRL晶体进入注册检验,矫正范围扩至-30D,覆盖超高度近视患者(国内约3000万人) 。

3. 骨科与防粘连业务:政策承压下的韧性

- 玻璃酸钠集采应对:浙江等地省级集采导致骨科收入微降4.35%,但通过扩大委托加工(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和开发线性交联几丁糖关节腔注射液(2025年启动临床),对冲价格压力 。

- 防粘连领域壁垒:医用几丁糖凝胶市占率超60%,2024年收入6916万元(同比-2.49%),通过开发可吸收硬脑膜补片(2025年申报)拓展神经外科场景 。

二、研发管线与技术壁垒

1. 生物材料技术平台

- 交联技术护城河:拥有单相交联、低温二次交联、有机交联等8项专利,「海魅月白」的赖氨酸交联技术获NMPA认证,降解产物为人体必需氨基酸,远期安全性优于化学交联剂 。

- 胶原蛋白技术储备:智能交联技术通过物理交联形成纳米纤维结构,无需化学交联剂,已申请PCT专利,预计2025年提交三类证。

2. 眼科创新器械集群

- 人工晶状体梯队:亲水非球面多焦点(2025年1月申报)、疏水模注三焦点(绿色通道)、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2025年Q3进入临床)构成「基础-高端-超高端」产品矩阵。

- 眼底病突破:视网膜裂孔封堵生物凝胶完成临床试验,可替代硅油填充(国内年手术量约20万例),2025年提交注册申请 。

三、政策与市场风险解析

1. 集采冲击与应对策略

- 眼科产品结构优化:人工晶状体集采后,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比从35%提升至52%,毛利率维持在68%(2024年)。通过参与「带量采购+临床增值服务」模式(如术后AI视觉评估),提升单台手术附加值。

- 医美合规化转型:2025年8月「童颜针」等营销名称禁用后,公司将「海魅月白」定位为「胶原再生型填充剂」,通过临床数据(治疗后胶原密度增加35%)强化功效宣传。

2. 重组胶原蛋白替代风险

- 技术差异化布局:智能交联胶原蛋白采用「外补内促」机制,单次注射效果维持12个月,优于锦波生物「薇旖美」(8个月),且致敏率低于0.01%(动物源胶原通常为1-3%) 。

- 渠道先发优势:与华润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借助其覆盖2万家药店和3000家医美机构的渠道网络,快速铺货胶原蛋白产品。

3. 国际化与现金流安全垫

- 海外市场拓展:EndyMed射频设备在欧洲市占率提升至12%,2025年启动东南亚注册;Bioxis的玻尿酸产品在法国获批,计划2026年引入国内 。

- 现金流储备:货币资金36.58亿元(2024年末),足以支撑3年高强度研发(年均投入约8亿元),抗风险能力行业领先。

四、估值与投资策略

1. 财务指标对比

维度 昊海生科(2024) 爱美客(2024) 华熙生物(2024) 行业均值

市盈率(TTM) 30倍 54倍 28倍 35-40倍

市销率(TTM) 4.87倍 15.3倍 3.3倍 8-10倍

研发投入占比 8.86% 15.2% 7.6% 10-12%

海外收入占比 6.37% 0% 18% 12%

2. 估值锚点与安全边际

- 乐观情景:若智能交联胶原蛋白2025年获批且销量达10万支(单价8000元),医美板块收入有望突破15亿元,对应市盈率修复至40倍,目标价72元(A股)。

- 保守情景:假设集采导致眼科收入再降10%,但医美板块维持15%增长,合理市盈率25倍,对应股价45元(A股),较当前价有17%下行空间。

3. 投资策略建议

- 配置比例:建议作为卫星仓位(占医药板块5-10%),重点关注2025年Q3智能交联胶原蛋白注册进展和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审批节点。

- 风险对冲:若2025年Q2医美收入增速低于10%或眼科集采进一步扩围,需减仓至3%以下。

- 长期持有条件:智能交联胶原蛋白获批、三焦点人工晶状体进入医保、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以上。

五、关键跟踪指标

1. 医美板块:「海魅月白」季度销量、胶原蛋白三类证审批进度、与华润医药的渠道铺货量。

2. 眼科板块: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创新通道进展、PRL晶体注册检验结果、角膜塑形镜集采中标情况。

3. 骨科板块:线性交联几丁糖关节腔注射液临床启动时间、玻璃酸钠集采省份扩围影响。

4. 政策风险:2025年10月破价营销禁令执行力度、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出台节奏。

结论:昊海生科在医美胶原蛋白替代、眼科高端器械国产替代、骨科产品结构升级三大主线具备差异化竞争力,当前估值已反映集采压力和重组胶原蛋白替代风险。

若2025年智能交联胶原蛋白顺利获批且海外市场拓展超预期,有望复制「玻尿酸+光电设备」的增长逻辑,成为生物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

投资者需密切跟踪技术转化效率与政策风向,把握估值修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