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10倍有可能的

用户头像
宗哥投资
 · 山东  

前面发布过中远海控(AH股)应声上涨10倍多

发布过山东墨龙港股应声上涨10倍

浙江世宝港股,应声差不多上涨10倍。

10倍大牛股,未来大概率在医药公司出现。

现在有个名词,比较火🔥

创新药。

海普瑞港股,已经涨3倍多,

其实10倍有可能的,就是3倍基础上再涨3倍多点。

不是3倍加3倍

是3倍,乘以3倍多点,就10倍。

话不多说,转入正题。

绿叶制药1.67港元启动牛市周期。

1.67港元到4.49港元,再洗盘点


和黄医药从11.36港元启动牛市周期,

涨3倍多点,35.9港元,再洗盘一些

海普瑞港股,也不差,2.39港元启动牛市周期

涨3倍多

到7.26港元,再洗盘,到现在。

后面就要看基本面,看业绩了

$海普瑞(SZ002399)$ $绿叶制药(02186)$ $和黄医药(00013)$

海普瑞港股,绿叶制药和黄医药港股,三个医药股哪个更具投资价值?

从研发管线、财务健康度、市场布局及政策适应性等多维度综合分析,

绿叶制药(02186.HK)当前更具投资价值,其估值修复空间明确且风险可控;

和黄医药(00013.HK)需等待ATTC平台临床数据验证,短期波动风险较高;

海普瑞(09989.HK)则受限于肝素业务周期性及创新药进展缓慢。

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绿叶制药:长效制剂龙头,全球化布局进入收获期

1. 技术壁垒与管线爆发潜力

- 成熟平台优势:在微球、脂质体等长效制剂领域全球领先,拥有专利超500项,技术壁垒显著。例如,全球首个三重再摄取抑制剂(5-HT/NE/DA)若欣林®(抑郁症)已纳入医保,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3倍,预计2025年贡献收入10-12亿元 。

- 管线密集获批期:当前有5款III期临床产品,包括LY03004(精神分裂症)、LY03005(抑郁症)等,预计2025-2027年密集上市。其中,LY03005若获批,市场潜力达数十亿元。

- 国际化验证:美国市场的Erzofri®(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混悬注射液)2025年1月正式供货,与Rykindo®形成双品种组合,预计2030年峰值销售额超50亿元,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有望提升至50% 。

2. 财务健康度与估值优势

- 盈利结构优化:2024年营收60.61亿元,毛利率维持在65%-70%,新产品收入增长30.2%。当前市值约110亿港元,PB仅0.72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1.5倍,机构测算合理股价区间为4.5-5.5港元,较当前股价(2.94港元)存在53%-87%的上行空间。

- 政策免疫性:核心创新药如若欣林®、瑞欣妥®因差异化优势暂未纳入集采,毛利率保持80%以上。力扑素(紫杉醇脂质体)若纳入集采,欧盟市场增量可部分抵消风险。

3. 风险与机遇

- 短期波动风险:股价近期受市场情绪影响回调,但中长期看,2025年LY03005等新品上市将催化业绩增长。

- 海外拓展红利:美国、欧盟生产基地通过FDA/欧盟认证,国际化运营能力在精神分裂症药物出海中已验证,未来可复制至肿瘤等领域。

二、和黄医药:ATTC平台押注创新,但短期业绩承压

1. 技术创新与管线风险

- ATTC平台差异化:首创抗体靶向偶联药物(ATTC)技术,通过小分子靶向药物替代传统ADC的细胞毒素,降低毒性并支持联合治疗。首款候选药物ATTC-001(CD38靶点)预计2025年底进入临床,针对多发性骨髓瘤,若成功或重塑ADC赛道格局 。

- 核心产品疲软:主力产品呋喹替尼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额1.63亿美元(同比+25%),但国内收入因竞品挤压下降27%;苏泰达(索凡替尼)收入同比下降50%,反映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2. 财务隐忧与估值泡沫

- 非经常性收益依赖: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55亿美元,主要来自出售上海和黄药业的4.16亿美元税后收益,核心肿瘤/免疫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5%。当前市销率(P/S)4.8倍,显著高于创新药企平均水平。

- 研发投入收缩:研发开支同比减少24.4%至7200万美元,海外研发投资腰斩,可能影响长期管线推进速度。

3. 战略机遇与风险

- 海外市场拓展:呋喹替尼在肾癌等新适应症的拓展若成功,或可带动销售复苏;与武田、阿斯利康的合作有望加速全球注册 。

- 高波动特性:当前股价已部分反映ATTC平台预期,若2025年底临床数据不及预期,可能面临估值回调风险。

三、海普瑞:肝素龙头周期承压,创新药进展缓慢

1. 肝素业务的周期性与瓶颈

- 全球市占率稳固:依诺肝素钠制剂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稳居前二,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超70%,但肝素原料价格受猪小肠供应波动影响显著。2024年营收52.81亿元(同比-3.03%),依赖价格敏感型业务 。

- 集采压力持续:依诺肝素钠已中选第八批集采,国内价格降幅约30%,虽通过欧盟市场对冲,但增长空间受限 。

2. 创新药与CDMO业务的局限性

- 管线进展滞后:自主研发的H1710(乙酰肝素酶抑制剂)2025年7月刚完成I期首例给药,临床周期漫长,短期内难贡献收入。CDMO业务2024年销售额10.34亿元(同比+6.91%),但规模较小且毛利率仅35.83%,竞争力弱于药明康德等头部企业 。

- 内控风险暴露:2024年意大利子公司遭遇电信诈骗损失9200万元,暴露出跨国管理漏洞 。

3. 财务安全性与估值

- 现金流改善: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94亿元,同比大增450%,但净利润6.47亿元中约40%来自非经常性收益(如资产处置) 。

- 估值缺乏弹性:当前PB约1.2倍,高于绿叶制药但低于行业平均,若肝素价格下行周期延续,可能进一步压制估值。

四、结论与策略

- 首选绿叶制药:其长效制剂技术壁垒、全球化布局及低估值形成安全边际,2025年新品上市将驱动业绩增长,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

- 次选和黄医药:ATTC平台若验证成功或带来颠覆性机会,但需等待2025年底临床数据,建议密切跟踪CD38靶点药物进展,适合高风险偏好者。

- 谨慎对待海普瑞:肝素业务周期性较强,创新药进展缓慢,仅建议关注其CDMO业务超预期或肝素价格反弹的阶段性机会。

风险提示:集采政策超预期收紧、新药临床失败、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建议结合个人风险偏好,优先配置绿叶制药并控制和黄医药仓位,海普瑞暂不作为核心持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