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数量越来越少,
筹码越来越集中
孕育牛市周期。
上一波节能风电:熊市周期
砍掉送股和股息
2015年开始
相当于从股价14.02元
下跌到股价1.72元。
第一浪牛市 从1.72元。
上面号召慢牛。
第一波牛市
1.72元到6.5元
3倍多
然后洗盘
从6.5元,洗盘到2.37元,
目前进行中第二浪牛市周期。
$上海电力(SH600021)$ $长江电力(SH600900)$
在高速上看到好多风电的叶子,好长,
好多地方,都装风电设备。
电力板块非常特殊,有超级强庄在里面运作。
超级强庄把“长江电力“连续拉牛市10年”
轻松拉上海电力拉3倍。
节能风电(601016)的投资逻辑可从政策红利、业务布局、技术潜力、财务韧性及风险挑战等多维度综合评估:
一、政策驱动:绿电刚需与市场机制双重支撑
1. 需求端强制约束
2025年起,钢铁、水泥等四大高耗能行业被强制要求使用绿电,叠加“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推动农村分散式风电开发 ,直接刺激风电需求。公司作为央企背景的运营商,在项目获取上具备天然优势,尤其在绿电直连、虚拟电厂等新兴模式中更易抢占先机。
2. 收益端市场化转型
- 电价机制改革:2025年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化交易,公司通过灵活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如甘肃区域电价较省内均价高19%),部分抵消固定电价退坡影响。
- 绿证与碳交易协同:2026年绿证全面推行后,预计可提升项目收益2-3个百分点;同时,公司澳大利亚白石风电场已通过碳减排证交易获得2100万元收益,未来国内CCER市场扩容(如海上风电CCER方法学落地 )将进一步增厚利润。
3. 消纳保障政策
国家通过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如陇东-山东工程)和跨省区电力交易,逐步缓解“三北”地区弃风问题。公司在广东、海南等消纳优质区的收入占比已提升至12.6%,区域布局优化成效显著。
二、业务布局:规模扩张与区域结构优化并行
1. 装机规模与储备优势
截至2025年6月,公司运营装机621.5万千瓦,在建及筹建298万千瓦,总储备突破800万千瓦,规模稳居行业第二梯队前列。新增项目集中在四川、广东等弃风率较低区域,2025年上半年东部地区新增备案容量占比达15.2%,有效分散风险。
2. 技术升级降本增效
- 大基地开发:公司聚焦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通过集中采购降低设备成本(如单机容量从2MW升级至5MW以上),度电成本较行业平均低约5% 。
- 数字化运维:在张北、达坂城等风电场试点智能监控系统,设备可利用率提升至99.5%(行业平均约98.5%),运维成本下降12%。
3. 国际化试水与碳资产开发
澳大利亚白石风电场2025年上半年贡献收入1.2亿元,碳减排证交易收益占比17.5%,为海外业务模式提供范本。国内项目中,若符合“单30”条件(离岸30公里或水深30米),可申请CCER(如国华投资东台四期项目通过CCER提升IRR约5-8% ),公司储备项目中约20%具备开发潜力。
三、财务韧性:现金流稳定与债务结构优化
1. 现金流支撑扩张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49亿元,同比微降2.9%,但仍高于净利润(3.92亿元) 。公司通过应收账款保理和资产证券化(如2024年发行10亿元绿色ABS)加速回款,2025年上半年补贴回收率达10%(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2. 债务成本管控
央企背景赋予融资优势,综合融资成本4.6%(较民企低约1.5个百分点)。2025年通过发行5亿元碳中和债置换高息贷款,预计年节约利息支出2000万元。
3. 分红与再投资平衡
2024年分红率36%,低于行业平均(约45%),留存利润用于支持项目建设。预计2025-2027年资本开支年均约50亿元,内部资金可覆盖60%,剩余通过债权融资解决。
四、风险与挑战:需警惕短期波动与长期不确定性
1. 弃风限电压力
2025年上半年弃风率16.47%(同比上升6.14个百分点),新疆、甘肃等传统基地损失电量13.34亿千瓦时,直接减少收入5.5亿元。尽管公司通过“储能+外送”模式缓解(如甘肃配套10万千瓦储能项目),但短期内改善有限。
2. 电价下行与成本刚性
市场化交易比例提升至62.09%(同比+9.52pct),综合电价下降0.07元/度,而新增项目折旧和运维成本同比上升5.2%,导致度电净利从0.114元降至0.098元。
3. 技术替代风险
海上风电(如17MW漂浮式机组 )和分散式风电技术快速迭代,公司目前海上项目占比不足5%,若不能加速布局可能错失增长红利。
五、估值与投资策略:长期价值凸显,短期关注政策催化
1. 估值水平
当前PE(TTM)18倍,低于行业平均(22倍),PB(LF)1.1倍,处于历史低位。考虑到2025-2027年净利润复合增速预计达12%,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2. 关键指标跟踪
- 政策落地:关注2025年绿电交易细则、CCER扩容进度及特高压通道投产时间。
- 弃风改善:重点监测新疆、甘肃区域利用率是否回升至90%以上。
- 项目进度:2025年计划并网120万千瓦,若实际完成率超预期将提振市场信心。
3. 配置建议
- 长期投资者:可逢低布局,目标价4.2元(对应2026年PE 20倍),止损位3.0元(跌破净资产)。
- 短期交易者:关注电力市场化交易政策出台、补贴集中发放等事件催化,波段操作空间约15-20%。
总结
节能风电在政策红利释放、规模扩张有序、财务稳健的支撑下,长期具备较高投资价值。尽管短期面临弃风率攀升和电价下行压力,但其央企背景、技术储备及区域结构优化能力可有效对冲风险。投资者需聚焦公司在海上风电、绿证交易等新兴领域的突破,以及弃风改善的实质性进展,以把握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的双重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