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消费旺季的预期

用户头像
宗哥投资
 · 广西  

海底捞这三个月成交量不错

换手率也不错。

海底捞洗盘了7个月,

或者说海底捞洗盘半年。

还是可以看看海底捞的。

快到年底 ,

年底的消费会比上半年好。

餐饮消费旺季的预期。

$海底捞(06862)$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海底捞7.01%的股息率,还是不错

喜欢股息投资的可以看看。

海底捞的投资逻辑可从以下多维度综合分析,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供应链效率、品牌溢价、多场景扩张及精细化运营能力上,同时需关注行业竞争加剧和成本压力等风险点。
一、财务表现:盈利能力持续优化,分红回报突出
1. 营收与利润稳健增长
2024年海底捞实现营收427.55亿元(同比+3.1%),核心经营利润62.30亿元(同比+18.7%),核心经营利润率达14.6%创历史新高。2025年第一季度虽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15%-20%,但核心经营利润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
-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毛利率从2023年的59.1%提升至2024年的62.1%,主要受益于供应链优化、牛羊肉价格下行及门店精细化管理减少耗损 。
- 现金流支撑高分红:

2024年分红比例达95%,股息率5.4%,为股东提供长期稳定回报 。
2. 资产回报率领先行业
净资产收益率(ROE)达44.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反映其高效的资产运营能力 。
二、扩张策略:下沉市场与全球化双轮驱动
1. 国内市场:

审慎扩张,聚焦下沉
- 门店结构优化:截至2024年底,海底捞品牌门店1368家,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收入占比40%(同比+1.5pct),下沉市场成为增长主力 。
- 加盟模式探索:

2024年首次开放加盟,超70%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采用“强托管”模式确保品控,2024年新增13家加盟店 。
2. 海外市场:

扭亏为盈,本地化加速
- 特海国际独立运营:

分拆后的海外业务主体特海国际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194万美元,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单店日营收超10万元,翻台率4次/天),北美市场客单价43.5美元(约316元)但人力成本较高 。
- 本土化策略:推出区域特色菜品(如泰国香茅锅底、越南鱼露蘸料),并通过TikTok营销提升曝光,东南亚门店流量增长30% 。
三、供应链与数字化:构建长期护城河
1. 全产业链布局
- 蜀海供应链:

覆盖采购、加工、仓储物流,2024年新增潮州、贵阳仓,冷链车全面升级,食材损耗率降至3%以下(行业平均8%) 。
- 供应商协同创新:

与100多家餐饮品牌及300家供应商合作,通过定制化生产(如牛肝菌超细粉碎工艺)提升产品差异化 。
2. 数字化深度赋能
- AI应用提效:

开发50个AI系统,如智慧巡检系统覆盖98%门店,识别准确率超95%,减少人力冗余5-8% 。
- 外卖与会员体系:

2024年外卖收入12.54亿元(同比+20.4%),会员超1.8亿人,活跃会员5200万,通过精准营销提升复购率(会员消费占比65%) 。
四、品牌与多场景创新:

抵御竞争的核心壁垒
1. 品牌溢价与服务差异化
- 极致服务+社交属性:

通过“科目三”舞蹈、生日惊喜等互动营销强化品牌记忆点,2024年会员复购率超60% 。
- 年轻化与健康化:

推出螺蛳粉火锅、沙棘百香果饮品等创新菜品,吸引Z世代;开发低脂锅底、草本食材,契合健康消费趋势。
2. 多品牌矩阵孵化第二增长曲线
- 红石榴计划成效初显:

2024年新品牌收入4.83亿元(同比+39.6%),焰请烤肉铺子新增46家至70家,成为对冲主品牌压力的重要增长极 。
- 全场景覆盖:

布局快餐(小嗨爱炸)、烧烤(火焰官)、有料火锅(嗨嗨有料)等细分市场,2025年上半年其他餐厅收入同比激增227% 。
五、风险与挑战
1. 行业竞争加剧
- 火锅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6500亿元,但头部品牌翻台率普遍下滑(海底捞2025Q1翻台率3.8次/天,同比-0.4次),呷哺呷哺、巴奴等对手通过降价和细分品类争夺市场份额 。
2. 成本压力持续
- 原材料与人力成本:

2025Q1牛肉、蔬菜价格上涨8%,叠加社保新规(9月起强制足额缴纳),预计人力成本占比将从33%进一步提升 。
- 租金与装修费用:

一线城市核心商圈门店租金占比仍超5%,新开门店初期投资压力较大。
3. 扩张不确定性
- 海外市场(如北美)面临文化差异、供应链本地化难度大等问题,投资回收期长达3-4年。
- 下沉市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需平衡服务品质与成本,避免品牌溢价稀释。
六、投资价值评估
- 长期增长逻辑:
1. 供应链效率提升:

蜀海中央厨房覆盖率目标90%,AI动态预测系统可进一步降低食材损耗。
2. 多品牌协同效应:

新品牌通过共享会员数据和供应链资源,有望复制“海底捞式”扩张 。
3. 全球化红利:

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火锅渗透率低,特海国际计划2025年新增10余家门店,长期收入占比目标25% 。
- 估值与风险提示:
当前市盈率约25倍(高于餐饮行业平均18倍),需警惕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成本超支及扩张失速带来的估值回调风险。建议关注其供应链优化进展、新品牌盈利兑现能力及海外市场本地化成效。
结论
海底捞凭借供应链壁垒、品牌溢价及多场景扩张能力,已从单一火锅品牌转型为餐饮生态平台。短期需关注成本压力和行业竞争,长期看好其在下沉市场和全球化的增长潜力。

投资者可逢低布局,重点跟踪翻台率、新品牌表现及现金流稳定性。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