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司很牛
2016年利润16亿
2007年利润八千万,
2008年利润才一亿多。
利润增长16倍。
看看涨幅多少
专属牛市周期
砍掉送股和股息
相当于0.36元,到26.4元
相当于涨幅73倍
而且是新股的基础上涨73倍。
因此,熊市周期10年,熊市10年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现在2024年利润21.93亿
远远超越16亿。
利润空间慢慢稀释过去的泡沫。
普通散户理解不了的,2008年到2016年的上海莱士的价值投资,就在这里。
过去10年了,又可以研究上海莱士了。
这次是中国特色价值投资。
研究一下基本面先,而且要多多研究,深入研究。
上海莱士的投资逻辑可从行业地位、资源壁垒、产品结构、创新研发、战略协同及财务健康度等多维度展开,具体分析如下:
一、行业地位巩固:浆站规模与采浆量稳居头部
上海莱士通过持续并购整合,已构建起覆盖全国11个省份的55家单采血浆站网络,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同比增长12%至920吨,单站采浆效率达16.7吨/年,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随着2026年上海生产基地扩建项目(设计产能1500吨/年)投产,采浆量有望突破2000吨/年,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前三的地位。
在血液制品行业“资源为王”的特性下,浆站数量与采浆量直接决定产能上限。目前公司自产血浆自给率提升至85%,叠加进口代理业务(基立福白蛋白占营收47%),形成“自产+代理”双轮驱动的供应体系,有效抵御原料波动风险。
二、产品结构优化:凝血因子成增长引擎,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公司产品覆盖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凝血因子三大类,其中凝血因子类产品表现尤为突出:
- 市场份额领先:
人纤维蛋白原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人凝血因子Ⅷ产量占全国23%,2025年上半年人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Ⅷ销量分别同比增长29.7%、34.4%。
-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凝血因子类产品毛利率显著高于白蛋白,随着血友病治疗渗透率提升(国内患者约14万人,治疗率不足20%),该细分领域有望成为公司核心增长极。
此外,公司是国内少数可从血浆中提取六种组分的企业之一,吨血浆产值达420万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出较强的资源综合利用能力。
三、创新研发突破:
血友病非因子治疗药物进入关键阶段
上海莱士在创新药领域的布局已进入收获期:
- SR604注射液:
全球首个针对活化蛋白C的血友病非因子治疗药物,已进入Ⅱb期临床试验,针对血管性血友病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预计2026年提交上市申请。该药物通过皮下注射给药,可显著改善患者用药体验,若获批将填补国内空白。
- 研发管线丰富:
依托多维研发体系,公司在凝血类、免疫球蛋白等领域持续投入,多个品种展现出新适应症扩展潜力,如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神经疾病进入Ⅲ期临床。
创新药研发不仅提升公司技术壁垒,还可通过差异化竞争避开传统产品的价格战,为长期增长提供支撑。
四、战略协同深化:
海尔赋能与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
海尔集团入主后,通过资源整合与战略协同为公司注入新动能:
- 技术协同:
借助基立福全球领先的血液制品提纯技术,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纯度提升至99.7%,产品合格率显著提高。
- 产能跃升:
并购后海尔系血浆处理量达2400吨/年,超越天坛生物成为行业龙头,规模效应下吨浆成本有望下降15%-20%。
- 全球化布局:
依托海尔海外渠道与基立福的国际网络,公司加速拓展东南亚、中东欧市场,2025年上半年血液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35% 。
此外,海尔“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推动公司流程数字化升级,2025年上半年运营效率提升12%,销售费用率下降0.8个百分点 。
五、财务健康度提升:
现金流改善与负债结构优化
尽管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0.8%(主要因白蛋白价格调整),但公司财务韧性凸显:
- 现金流改善: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7.39亿元,同比增幅超50%,资金储备34.89亿元,抗风险能力增强。
- 负债结构优化: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的5.03%升至15%,但仍处于行业低位,且30亿元并购贷款为长期借款,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
- 盈利能力稳定:销售净利率维持在25%以上,凝血因子类产品毛利率达5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六、风险与挑战
1. 政策风险:
医保支付标准动态调整可能压缩静丙等高价产品利润空间,2025年上半年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营收同比下降5.91% 。
2. 研发风险:
SR604等创新药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若失败将影响长期增长预期。
3. 商誉减值风险:
并购南岳生物新增商誉30-34亿元,若未来采浆量未达预期(对赌条款要求2025年采浆量305吨),可能触发减值 。
4. 竞争加剧:
派林生物等企业通过并购加速扩张,2025年浆站数量已超50家,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同时价格战压力增大。
结论
上海莱士凭借浆站资源壁垒、产品结构优势、创新研发突破及海尔赋能,已形成“采浆-生产-研发-全球化”的闭环竞争力。
短期需关注白蛋白价格企稳及创新药临床进展,
中长期看好其在血友病治疗、进口替代及国际化布局中的增长潜力。
若公司能有效消化并购整合风险并保持研发投入强度,有望在2026-2028年进入业绩加速释放期,成为兼具规模与技术壁垒的全球血液制品龙头。
投资者可逢低布局,重点关注2025年Q3采浆量及SR604临床试验数据节点。
$上海电力(SH600021)$ $寒武纪-U(SH688256)$
温馨提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宗哥投资独家研报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
文章仅供长期投资参考,中国特色价值投资使用。
不能作为炒股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