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HIS1963
 · 北京  

回复@陈chensir: 陈总所言极是,我这个股息率总结确实偏了。
十年前的之前,A股确实很少甚至几乎没有10%7%甚至5%以上股息率的股票之选,
那时我炒股还没有股息率的概念,只有市盈率的概念,只挑市盈率低的股票,因此炒了十年银行股(也就一个浦发银行),
所谓的市盈率低,也是相对别的股票低,记得我满仓十年的浦发银行,那时市盈率低于20就叫低了,有时甚至高到三四十倍,
要是现在,肯定是下不了手,所幸那十几年,银行股是成长股甚至是高成长股,市盈率才随业绩增长和股价不涨甚至下跌,而逐渐下降至十五倍十倍甚至五倍以下,才有了最近十年股息率5%左右甚至以上。
所以我近三十年炒股,不都是现在才学会的未来股息率门派,应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二十年前之前的八九年,那时不懂股息率,只认市盈率,而且是当年财报市盈率法,和现在一些新股民一样,按去年今年财报业绩分红算股息率市盈率,所以这八九年总的是没赚钱还赔钱,是在交学费。
二是十年前之前的十年,还是认的市盈率,不过逐渐知道不能只认去年今年财报的市盈率,关键在于要正确预期未来一二三年财报的市盈率,因此几乎独股满仓十年浦发银行,因为这十年是银行业高增长的十年,所以大赚,虽然中间不少年份是赔的。
三是最近十年,不是独创而是不断抄学霸作业,逐渐转入未来一二三年股息率门派。
这三步或者说三个台阶,悟性高的可能秒懂,可惜我智商低悟性更差,竟然在黑暗中摸索了二三十年时间,才找到,才粗知,才相信,并勉强学以致用。
从此,不再长期持有一个行业一个股票,而是在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中横切,从低股息率切换至高股息率,从低确定性切换至高确定性,从低质资产切换至优质资产,
特别是顺从天意切换行业,比如房住不炒后,毫不犹豫远离银行、家电、水泥行业。比如煤矿安全生产后,毫不犹豫进入煤行业。比如做大做强后,毫不犹豫进入中字头。比如联播镜头里频繁出现COSCO时,毫不犹豫进入中远海控
但是这一次科技转型优质生产力,没有跟上潮流,不是不想跟,是因为这一次看不到股息率。
最近十年我选股主要几个步骤:
一是看联播重要会议关于经济工作的新闻通稿,反复学习那几百字,领会精神实质,仔细找到可安全放心重仓投资行业,果断远离风险行业,
二是股息率配合其它指标大筛选,粗选出二三十个股票,
三是结合以上两点,找出重点关注的三五个股票,
四是找出这三五个股票的雪球大V,比如中远海控的陈总您、黄总、快手哥……比如中国神华的鹿鼎公、榆林子州、发财哥、大壮壮……比如中国石油的亲爱的阿兰……认真学习大神们的重要贴子,至少一个月甚至三个月,认真领会精神实质,完成该行业该公司的初步入门知识准备,
最后一步,就是等待时机,逐渐进入或者重仓进入甚至满仓进入,
最后的最后,就是感觉重仓逻辑已变,或者是有更佳目标出现,就逐渐退出直至全仓退出。
最后最后的最后,是感觉未来几年未来股息率5%以上的股票会越来越难找到,所以现在希望把有希望的几个都分别重仓上,占个位置,同时完成不再独股实现分散的战略转型,虽然如此未来的年化收益率可能大大降低至5%左右,也很知足,因为感觉自己未来二十年,年化收益率超过10%已经很难,超过20%尤其是超过30%几乎不可能,因为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优质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这是一个真正比拼智商的时代,我这样的老登将毫无用武之地,5%左右苟且已经不易。
最后最后最后的最后,老登的吹水吹牛贴,看看玩笑就是,千万不能当真,最多只能信个二三成。//@陈chensir:回复@HIS1963:黑丝老兄这个用股息率总结偏了。十年二十年前哪有什么5%7%10%股息率可选,而且贷款利率长期在5%以上,没几个股息率能比过贷款。
除了银行股,其它提高股息,看股息率投资套利也就这几年流行的事。 此处借用张真人那句话:“什么股息率宝刀屠龙,谁与争锋。我年轻时就没听说过。”
你以前用的不该是屠龙刀,而是迷踪拳。

因为傻,所以纯@HIS1963 :  因为傻,所以纯  近日二个球友对我的评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为了解深刻,所以评价特别到位。
一个是说我的贴子没有自己的东西,根本不配当大V。
我对此特别认可,还专门回了个贴子,我真就是个抄作业的,几乎没有自己的东西。
一个是说我投资太单纯得令人难以置信,根本不象个大V。
我对此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