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六零后从小被教育粒粒皆辛苦,
其实无需任何教育,因为我们是在几饿中长大的,很长时间里缺乏足够的食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瓜南瓜土豆芋头玉米……是重要的主食,所以锅里碗里不会剩一粒饭粒,掉地上的也会全部捡起来吃干净,
而肉和油更是极稀罕……猪油酱油饭,绝对是极品美食,大概只有考试年级前三才有的奖励,
即使84年在北京,粮票还分粗粮细粮,食堂里也是很缺肉缺油水的,
所以节俭粮食尤其是食用油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
比如现在可以吃人均几百元的餐馆,
但是家里的剩饭剩菜却是舍不得倒了的,
所以一直对水煮鱼使用那么多油耿耿于怀,十几年来写过很多贴子,痛斥失德浪费,尤其是70%的大豆依赖进口,花费巨量外汇……
今晚又吃水煮鱼,剩下的二三斤油,问餐馆小姐姐怎么处理,回说倒了……
这次没有不爽,因为从稀贝引发的餐馆用食用油究源中得知,
餐馆用食用油,大都是调和油,上好的三五元一斤,最次的一二元一斤,比矿泉水还便宜……
真是老登不懂小登的油……我只有无语了,
不过,仍然不能接受的是,吃水煮鱼,现在时兴用面包片吸油,每人每餐用二三片,
这个绝对是浪费粮食吧,
想想加沙饥饿的民众和儿童,活命都难,饥饿算个球,
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
真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强大的时代,
没有战争没有动乱没有饥荒……居然能和欧美一样,吃出那么多的肥胖病、冠心病和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