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清风123321123
 · 广东  

$中微半导(SH688380)$ 一个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要用多少中微半导的驱动芯片?
人形机器人的驱动芯片(主要包括功率半导体芯片、MCU等)数量与其关节数量、功能复杂度及冗余设计直接相关。综合各技术资料,具体需求如下:
一、电机驱动芯片(核心需求)
· 关节执行器驱动:一台人形机器人通常配备 40个左右机电执行器(如特斯拉Optimus搭载28个关节驱动器),每个执行器需 1-2颗功率半导体芯片(如IGBT、MOSFET或GaN器件)驱动电机工作。
· 总用量:仅电机驱动部分即需 40–80颗功率半导体芯片。例如,Optimus的28个关节对应约28–56颗驱动芯片。
二、电源管理与控制芯片
· 电源模块:为各部件稳定供电,需 5–10颗功率芯片 实现电压转换与电流调节。
· 主控单元:需 30–40颗32位MCU(微控制器),用于协调关节运动、传感器数据处理及实时决策。这些MCU部分兼具功率控制功能。
三、传感器配套芯片
· 信号处理支持:力传感器、编码器等需功率芯片辅助信号放大与滤波,用量约 10–20颗。
四、冗余设计额外需求
· 为提升系统可靠性,需额外增加总芯片量的 10%–20% 作为备份。按基础需求80–150颗计算,冗余部分需 8–30颗。
五、技术趋势对芯片数量的影响
1. GaN器件渗透:氮化镓(GaN)芯片因高频高效特性,正逐步替代传统硅基器件。例如:
· 单颗GaN IC可集成驱动功能(如EPC23104),减少分立元件数量;
· TI的GaN方案将驱动模块体积缩小50%,但功率密度提升3倍,可能降低单关节芯片用量。
· 预测2030年GaN在人形机器人中渗透率将大幅上升,复合增长率超700%。
2. 高度集成方案:如德州仪器(TI)的“单芯片GaN逆变器+MCU”方案,通过硬件整合减少外围芯片数量。
综合统计(以典型40关节机器人为例)
功能模块 芯片类型 数量(颗) 备注
关节电机驱动 IGBT/MOSFET/GaN 40–80 每关节1–2颗
电源管理 功率半导体 5–10 电压/电流控制
传感器支持 功率半导体 10–20 信号处理辅助
主控制器 32位MCU(部分功率型) 30–40 实时运动协调
冗余设计 功率半导体/MCU 8–30 按总量10%–20%计算
总计 93–180 实际受集成度影响可能降低
结论
一台人形机器人至少需93–180颗驱动相关芯片,其中功率半导体占比约70%(主要来自关节驱动),MCU占20%–30%。随着GaN集成技术与多合一控制器(如TI的C2000 MCU+GaN驱动方案)普及,未来单机芯片总数可能下降,但高性能、小型化芯片需求将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