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线程招股说明书
公司已成功推出四代GPU架构。高性能自主可控GPU产品已经成为我国集成电路 产业中亟须攻关的重要环节,具有非常强的战略意义。 摩尔线程在国内GPU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基于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公 司率先实现了单芯片架构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 算、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GPU产业的自主可控进程。 然而,公司与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相比,在综合研发实力、核心技术积累、产品客 户生态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依托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 产品体系,公司已建立起面向全产业、全社会的 智能计算服务能力,覆盖AI、具身智能、自动驾驶、云计算、消费电子等重点领域, 并满足生成式AI、大模型训练、数字孪生等场景的算力需求。
报告期各期,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3,955.22 万元、-167,331.03 万元及-149,193.77 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 的净利润分别为-141,200.30 万元、-169,066.22 万元和-150,690.72 万元。2022 年 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由0.46亿元增长至4.3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08.44%; 尽管公司收入增长较快,但绝对收入金额仍较小。同时,公司持续保持较高的研 发投入以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因此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金额较高,报告期内分 别为111,649.37 万元、133,442.57 万元、135,868.90 万元。
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4.3亿元。其中,公司AI智算产品合计实现收入3.36亿元,基于全功能GPU架构和图形计算驱动以及软件栈方面的技术积累,公司推 出了面向数据中心的云端渲染卡 MTT S3000、面向关键基础行业和政府的高性 能渲染卡MTT X300/S50、面向数字办公的渲染显卡MTT S30/S10,以及面向消 费者的桌面显卡MTT S80/S70 等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专业图形加速产品和桌 面级图形加速产品分别实现收入1.90亿元、0.72亿元。
所处GPU行业中,一方面,国际头部企业如英伟达等凭借与供 应链深度绑定的业务布局,在产品迭代速度、制程工艺积累及生态构建能力上具 备显著优势。这些厂商依托长期的技术研发积淀和大规模资本投入,在GPU及 相关产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占据成本控制优势;另一方 面,随着国家在AI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强力政策支持,国内GPU芯片领域正吸 引大量资本和人才涌入,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若公司未能精准把握下游市场需求变化,未能在性能指标、生态布局、销售 拓展等方面缩小与国际头部厂商的差距或在国产厂商中取得优势,将可能在激烈 竞争中丧失市场先机,导致市场份额及经营业绩面临下行压力。
MTT X300/S50 在国产图形工作站市场中具有一定的性能优势。产品广泛应 用于数字孪生、仿真模拟、地理信息系统及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同时,公司已 完成超过150余家生态软件解决方案的国产化兼容认证,为国内图形工作站市场 的自主可控和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MTT S10/S30 作为公司基于首代芯片推出的板卡产品,在信创个人PC市场 上与包括飞腾、海光、兆芯、龙芯等国产品牌 CPU,麒麟、统信等国产操作系 统,联想、浪潮、同方、紫光等国产品牌PC完成国产化适配,成功服务多家企 事业单位客户。 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在京东等电商平台面向消费者市场展开销售的国产 GPU 企业。MTT S80是公司推出的国内首款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DirectX 11/12 图形计算库的消费级显卡,其性能规格与英伟达RTX 3060相当。公司在两年时 间内先后完成24版驱动更新,显卡性能表现提升数倍。
公司计划推出性能提升5-8倍的 图形工作站 GPU,为工业设计、地理信息、仿真模拟等高端专业应用场景提供 更为强大的算力支持。
“长江”SoC,在汽车智能座舱市场上,其性能规格超越高通量产的智能座 舱方案-骁龙8295,目前后者的市场份额在中高端汽车中排名最高。“长江”SoC 在图形渲染、内存带宽、端侧大语言模型推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给用 户体验带来明显提升。 E300,面向机器人和边缘计算市场,性能规格超越英伟达同代系产品。与国 产其他边缘计算模组相比,E300在AI算力、生态兼容性以及CPU + GPU + NPU + VPU 的高集成度和综合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业务和技术:公司产品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 现了对部分“卡脖子”领域核心产品的突破。例如,公司MTT S80显卡的单精 度浮点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基于公司MTT S5000 产品构建的千卡 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集群计算效率。
基于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 公司率先实现了在单芯片架构上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以 及超高清视频处理所需计算能力的突破,推动了我国GPU产业的自主可控进程。 相比采用GPGPU、ASIC等技术路线的其他单一AI加速卡产品,MUSA架构技 术具备更强的计算通用性、更优的技术演进能力、更佳的生态兼容性以及更广泛 的市场适应性。凭借更全面的功能和更完备的计算精度,公司产品具有更高的计 算通用性,能够适配AI、AI4S(AI for Science)、大数据处理、数字孪生、图 1-1-26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1-1-27 形渲染、高清显示等多样化计算需求。凭借灵活先进的架构设计,产品具备卓越 的技术演进能力,能够快速响应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的需求,在快速变化的技术 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此外,产品高度兼容全球现有GPU应用生态,无缝集成 开发框架与工具链,可大幅降低迁移成本,确保技术应用的连续稳定。产品矩阵 全面覆盖云计算、边缘计算及终端设备市场,满足从政务、企业智能计算到个人 消费场景的多层次需求。
产品分类:
专业图形加速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设计、高清视频编辑、数字孪生、AI 云电脑等高端场景的GPU及相关产品系列,涵盖MTT S3000/S2000/S1000等系 列显卡,以及基于前述显卡打造的一体机等解决方案。 桌面级图形加速产品:主要应用于AI PC、游戏PC及办公PC等场景的GPU 及相关产品,包括MTT S80/S70/S50/S30/S10/X300/X100 等系列显卡,以及基于 前述显卡打造的工作站等。该类产品支持Windows、麒麟KylinOS、统信UOS、 openEuler 等多款国内外主流操作系统,以及Intel、AMD、海光、飞腾、鲲鹏等 多款国内外主流CPU平台。 智能SoC类产品:主要应用于AI PC、边缘智能、具身智能、智能汽车和低 空经济等众多场景,包括基于SoC芯片的AI算力本-A140、AI模组-E300等产 品。该类产品可以广泛服务于C端和B端客户,满足上述行业对于端侧和边缘 类AI场景的需求,同时可与公司的AI智算产品结合,形成云–边–端一体化解 决方案,赋能客户实现AI的训练-推理需求。
MUSA 架构是公司自主研发,该架构涵盖统一的芯片架构、指令集、编程模型、软件运行库及驱动程序框架等关键要素,旨在为各类并行计算场景提供高性能计算能力。MUSA架构具备与由英伟达主导的国际主流GPU生态的兼容性,使得开发者能够以较低成本充分利用目前国际主流生态下的代码资源。
基于MUSA 架构开发的应用程序不仅具有广泛的可移植性,还能够同时在云端及边缘的众多 计算平台上运行,其应用领域广泛,涵盖 AI、图形处理、科学计算等多个重要 方向。
全功能GPU是指具备功能完备性与精度完整性的GPU。其中,功能完备性体现为在单一GPU芯片中集成了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 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等多种能力,满足多样化的计算需求;精度完整性体现为单一 芯片支持FP64 Vector、FP32 Vector、TF32 Tensor、FP16/BF16 Tensor、FP8 Tensor、 INT8 Tensor 等不同计算精度,以满足 GPU 加速不同场景的计算需求。
全功能 GPU 在工作效率、生态完整多样性以及兼容性等方面更具有优势,能够更好地 适应未来新兴及前沿计算加速应用场景的需求。 基于MUSA统一架构技术,公司在基础软件层面同时提供了AI计算、图形 渲染和科学计算所需的基础软件技术。在 AI 计算领域,支持 PyTorch、 PaddlePaddle 等国内外主流AI 应用开发框架,以及Megatron、FlagScale等大模 型分布式训练框架;在图形渲染领域,支持DirectX、OpenGL、OpenGL ES 和 Vulkan 等主流图形应用开发技术,为视频游戏、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工业设 计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行业应用提供坚实基础;在科学计算领域,支持MUSA通 用计算编程,可广泛应用于计算物理、信号处理、生物医药等科学计算领域。 公司 MUSA 架构本身并不作为单独产品对外销售,而是作为公司全功能 GPU产品的核心技术支撑。
公司智能SoC芯片“长江”,是集成了“全功能GPU + CPU + NPU + VPU”等异构算力单元的片上系统芯片。
智能SoC类产品 公司SoC模组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将SoC芯片、内存芯片、核心供电芯 片等集成封装为一个模块化方案。该方案将核心电路设计固化,减少了用户在核 心电路设计上的开发成本。模组通常搭载于底板上使用,用户只需根据具体应用 场景设计对应的底板即可完成产品开发,赋予了产品设计较大的灵活性,同时加 快了产品上市速度。此外,由于底板通常可采用更少层数的PCB设计,进一步 降低了用户的开发成本。
研发带头人:
杨上山先生,摩尔线程副总经理,中国国籍,硕士研究生学历。2009 年 4 月至2011年1月,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限公司任软件工程师;2011年1月至 2012 年4月,于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任软件工程师;2012年4月至2020 年10月,于英伟达任GPU架构师;2020年10月至今,任摩尔线程软件研发部 总经理;2024年12月至今,任摩尔线程副总经理。
马凤翔先生,摩尔线程芯片研发部总经理,硕士研究生学历。2005 年 5 月 至2016年3月,于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任资深芯片设计经理;2016年3月 至2020年4月,于地平线公司任芯片研发总监;2020年9月至今,任摩尔线程 芯片研发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