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市值4.6亿,净负债2.2亿,购买成本6.8亿。23年业绩突出主要因新冠隔离服务利润大增,24年净利6400万港币。分红维持在45%左右(每年3-4分钱)。未来增长空间来源于新增窗外550个(增加45%)中规中矩吧
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的嘉涛(香港)控股(股票代码:02189.HK)业绩综合分析:
营收与利润变动
2023财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营业收入4.08亿港元,净利润1.26亿港元,每股收益0.13港元。但2023年中期(截至2023年9月30日)业绩显著下滑,营收同比下降35%,净利润下降68%(主因隔离护理服务收入锐减及入住率下降)。
2024财年中期(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收益1.48亿港元,同比增9.48%;净利润2566.4万港元,同比增28.77%,主要得益于新院舍运营及物业租金收入。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
毛利率与净利率:2023年前毛利率维持在20%以上,但2023年中期净利率降至约19%(行业对比仍属较高水平)。
成本压力:员工成本持续上升,2023年达1.41亿港元(同比增17.9%),物业租金支出相对稳定。
收入来源多元化
传统业务:改善买位计划床位收入(占总收入约40%-50%)及个人客户床位收入为核心,2023年分别贡献1.01亿港元和7413万港元。
新增长点:隔离护理服务:2021年因疫情新增收入(2022年达1.78亿港元),但2023年后随疫情结束大幅缩减。物业租赁:2024年收购荃湾物业后,租金及管理费收入显著增加。
扩张与资产布局
收购策略:2021年至今累计投入约2.6亿港元收购物业及土地,用于改建院舍(如元朗300床位项目预计2024年运营)。
轻资产转型:通过租赁与收购结合,优化院舍网络(如蓝田新院舍开业带动2024年收入增长)。
香港养老市场地位
嘉涛为香港第三大私营安老院舍运营商,改善买位计划市场份额排名第二210。
运营效率:2023年基础护理床位入住率达96.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约70%),管理成本低于同业37%。
差异化竞争
社区嵌入模式:90%院舍位于居民区及交通枢纽,提升探视便利性及入住率。
政策套利:通过政府补贴(如改善买位计划)及认证获取额外收益(如认知症照护津贴)。
债务压力
截至2024年9月,资产负债率47%,银行借款达2.21亿港元,利息支出增加或挤压利润空间。
行业环境变化
香港老龄化加速(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20%),但劳动力短缺及租金成本上升制约扩张。
竞争加剧:松龄护老(高端化)、恒智控股(轻资产)分食市场份额。
增长驱动
产能释放:元朗及荃湾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床位550个(提升总产能约45%)。
政策红利:香港政府持续加大养老补贴,如“院舍券计划”或进一步利好收入结构。
投资建议
短期关注点:新院舍入住率爬坡进度及债务控制能力。
长期价值:若成功复制“社区嵌入+成本控制”模式至大湾区,或打开新增长空间10。
嘉涛控股在疫情后通过战略调整(收购+租赁)实现业绩回升,但其依赖政府补贴及高负债模式需警惕风险。未来需平衡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并关注行业政策及竞争格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