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崩了,业绩“翻车”,单日跌15%,港股创新药全军覆没!看日本创新药企公司近30年之路千家破产被并购

用户头像
铜板二代1912
 · 福建  

8月8日,港股创新药龙头和黄医药股价闪崩15%,市值一天蒸发超百亿。 更可怕的是,这场崩盘像病毒一样蔓延:百信国际凯莱英再鼎医药集体暴跌超10%,东阳光药百济神州纷纷跟跌,整个板块哀鸿遍野。
暴跌背后,是一份难看的成绩单。 前一天晚上,和黄医药刚公布数据:上半年收入暴跌9%,全年收入预期从最高4.5亿美元砍到3.5亿美元。 这哪是“不及预期”? 简直是业绩塌方!
但和黄医药只是导火索,真正的雷早就埋下了。 过去一年,创新药板块被资本疯狂追捧,股价一路狂飙。
舒泰神年内暴涨602%,益方生物翻了两倍多,三生制药因一笔BD交易股价飙升288%。
可狂欢背后,全是泡沫:很多企业靠“画大饼”融资,把早期药物研发管线授权给跨国药企(业内叫BD),就能换来股价暴涨。
问题在于,这些交易多数是“空头支票”。 12.5亿美元的首付款听着吓人? 其实只占交易总额的20%,剩下80%是“里程碑付款”,得等药物研发成功、上市销售才能拿到。
而一款药从实验室到上市,失败率超90%。 普米斯把一款肿瘤药卖给跨国药企,首付款才5500万美元,不到总价的10%。 这种“卖青苗”式交易,本质是饮鸩止渴。
更扎心的是,国内政策也在挤压药企生存空间。 带量采购大刀砍价毫不留情:435种药品价格平均腰斩,长春高新的王牌生长激素在浙江集采中从1000元/支杀到300元/支,利润直接蒸发70%。 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等检测龙头,因检测服务价格暴跌,从年赚数亿变成亏损数亿。
企业自己也“作死”。 长春高新80%利润靠一款生长激素,结果新生儿数量连年下滑,客户基数萎缩;罗欣药业押宝替戈拉生片,却因高额销售分成和推广费,三年巨亏28亿。 还有企业玩财务魔术:云南民生药业欠款2亿爆雷,被曝出“疯狂采购掩盖现金流断裂”。
资本早已嗅到危险。 高瓴资本悄悄减持百济神州,持股比例跌破5%的披露红线;泰格医药上市12年首度亏损,紧急砍掉疫苗团队,甩卖资产断臂求生。 而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额,去年直接腰斩58%。
潮水退去,裸泳者浮出水面。 那些靠BD故事撑市值的公司,股价一夜回到解放前:亚虹医药半年营收不足1万元,股价破发50%;康希诺市值蒸发1700亿,从“疫苗明星”沦为“亏损大户”。
创新药行业正经历一场血腥洗牌。 有人靠真本事突围:康方生物一款双抗药在临床试验中“单挑”跨国药王K药,疗效碾压对手,股价单日暴涨40%。 百济神州自建全球销售网,让国产抗癌药泽布替尼杀进美国市场,年赚40亿。
但更多企业困在生死线。 一边是集采压价、融资寒冬,另一边是研发投入缩水,罗欣药业研发费用从3.6亿砍到0.87亿,人员裁掉14%。 这种“砍研发保生存”的策略,无异于慢性自杀。
这场暴跌撕开了行业的遮羞布:当资本狂欢退场,政策红利消退,只有手握硬科技、能赚钱的企业,才配活下来。 其他的? 不过是泡沫破灭前的最后一舞罢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日本上市药企近30年(1995-2025)的发展轨迹,可以概括为“总量停滞、结构升级、龙头出海、行业分化”四大特征,具体演变如下:
---
📉 总量:医保控费下的长期停滞
- 市场规模:2024年日本医药市场规模约880亿美元,预计2029年仅微增至919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不足1%。
- 医保控费:自1990年代起,日本政府持续压缩药品定价,导致行业总产值30年年复合增速仅0.93%。
- 企业出清:上千家中小药企破产或被并购,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
🧬 结构: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转型
- 1995-2005:仿制药红利期
本土药企依赖过期专利药(如武田的Blopress)和OTC产品(如小林制药的退热贴)维持增长。
- 2005-2015:创新药萌芽期
龙头开始投入first-in-class药物,如安斯泰来的前列腺癌药Xtandi(2012年上市,峰值销售超40亿美元)。
- 2015-2025:全球化收获期
武田的Entyvio(自免)、第一三共的Enhertu(ADC)等成为重磅炸弹,海外收入占比超50%。
---
🌏 龙头出海:从本土到全球
- 并购扩张:
武田2019年以620亿美元收购夏尔(Shire),成为全球Top 10药企。
- License-out:
2023-2024年,武田以11.6亿美元引入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12亿美元引入亚盛医药的奥雷巴替尼。
- 中国布局:
小林制药2018年收购江苏中丹制药,建立中国总部;卫材、第一三共等将中国创新药引入日本市场。
---
⚖️ 行业分化:赢家通吃,输家出局
企业类型 代表公司 近30年表现
创新龙头 武田、安斯泰来、第一三共 股价1995-2024年涨幅超10倍
仿制药企 泽井制药、日医工 受集采冲击,市值缩水50%以上
OTC/消费医疗 小林制药、乐敦制药 依托中国游客,海外收入占比从0%增至15%
造假/落后企业 极东公司(正露丸) 因30年数据造假被勒令停业
---
🔮 2025年后趋势展望
1. 老龄化深化:203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30%,慢性病药物需求刚性增长。
2. ADC/双抗等前沿技术:第一三共的Enhertu已验证日本药企在ADC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3. 中国反向授权:日本药企成为中国创新药的“超级买家”,预计2025-2030年相关交易规模超50亿美元。
---
总结:日本药企用30年完成了从“本土仿制”到“全球创新”的惊险一跃,未来能否在老龄化与医保控费的双重压力下延续辉煌,取决于其能否持续押注颠覆性技术(如基因疗法、ADC)并深度绑定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