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报:A股史上最惨烈的业绩崩塌潮,核心资产所谓的价值在哪?

用户头像
铜板二代1912
 · 福建  

转发

2025年中报:A股史上最惨烈的业绩崩塌潮
今年中报季,A股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塌方式”业绩暴跌。
2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十倍,其中最大降幅竟高达132倍;整体来看,138家企业接连“翻车”,光伏、地产、白酒、医药等核心板块全面中招。
津滨发展由年赚3.3亿骤然跌至几乎零利润,安彩高科单季巨亏2.7亿,酒鬼酒净利蒸发九成以上……背后是产能过剩、政策红利退潮、现金流断裂的三重夹击。
在这片满是陷阱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稍有不慎便踩上“雷中之王”。
从高盈利到巨额亏损
津滨发展堪称经典“坠落”案例。
这家天津国资控股的地产企业,2024年仍盈利3.32亿元,而2025年中报净利润仅剩0至500万元,同比狂跌132倍。根本原因在于项目断供,收入归零。
类似惨状不胜枚举:ST南置净利下滑25257%,创下A股纪录;绿地控股预计亏损130亿元,万科利润腰斩近四成,行业平均单企存货减值超5亿元。
北新路桥股价从31.85元一路暴跌至3.44元,蒸发77%;装修公司豪尔赛连续两年巨亏,股价较发行价腰斩,市值缩水八成。
光伏价格战引发连锁反应
安彩高科的光伏玻璃业务彻底“爆雷”。
预计中报亏损在2.1亿至2.7亿元之间,净利同比下跌2936%,存货超过百亿元,堆积如山。股价跌至4.97元,仅剩高点三分之一。
整个光伏板块深陷危机:亿晶光电预亏23亿,京运通预亏24亿,组件价格跌破0.8元/瓦的成本线,企业陷入“卖一片亏一片”的死循环。
更诡异的是滨海能源,这家锂电材料企业已连续五年亏损,经营现金流常年为负,但股价却逆势上涨五倍至12.72元,被市场普遍视作“随时会爆”的定时炸弹。
白酒库存压垮渠道
白酒行业的突然“跳水”让市场措手不及。
酒鬼酒净利润从1.21亿骤降至800-1200万元,同比暴跌93%;股价从273.29元高位跌去八成,市值蒸发百亿以上。
金种子酒更是直接掉入亏损泥潭,净利润暴跌910%,亏9千万;水井坊利润腰斩56%,渠道库存周转飙升至180天。
昔日“一瓶难求”的酱香酒,如今堆满仓库。渠道压货、消费疲软,让白酒行业彻底进入寒冬。
中药企业陷入“三重夹击”
中药行业同样遭遇困境。
受集采延期、去库存、原料上涨影响,珍宝岛销量未达预期,收入暴跌57%,上半年亏损7700万。
太极集团胃肠感冒类药品销售崩盘,利润下滑72%;华神科技三七通舒胶囊虽入选集采,却因成本刚性导致亏损5000万。
9家暴雷中药企中,5家出现亏损,连葵花药业益佰制药等老牌药企也未能幸免。
军工与跨界企业暴跌
军工电子成为重灾区。
海格通信净利润从1.96亿缩水至250万,暴跌98倍;尽管蹭上“无人机概念”,但军品订单延迟加上研发投入反噬利润。
达实智能业绩“跳崖”,由盈利转为亏损1.26亿,同比暴跌8586%。因客户缩减预算,大量项目延期,股价从20.5元跌至3.4元。
跨界企业更是代价惨重:棒杰股份因光伏子公司停产,26.91亿借款逾期,59个账户被冻结;沐邦高科跨界光伏导致商誉减值14亿,存款7千万被冻结。
四大“雷暴”信号
事实上,这些企业早有征兆:
连续亏损+现金流恶化:滨海能源五年现金流为负,燕东微一季度净流出达-28.56亿。
高存货+高应收:安彩高科存货周转率仅0.5次,中国长城应收账款堆积达180天。
行业产能过剩:光伏硅片价格下跌50%,电解液降价60%,石大胜华利润缩水247%,钧达股份一季度亏损1.06亿。
审计“黄牌”警示:2024年暴雷企业中有12家收到“保留”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典型如东方集团。
股东与机构“先跑为敬”
资本早已提前撤退。
三木集团十大股东二季度减持320万股;险资清仓豪尔赛87万股;ST南置遭机构抛售1.2亿股。
同时,监管层对14家暴雷企业发问:深交所质疑尚纬股份40%关联交易异常,上交所追问豪尔赛项目回款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