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用人民币结算铁矿石的消息传出来,整个金融圈都坐不住了。
这个动作把人民币直接送进了美元的后院。
华盛顿那边现在应该挺头疼的。
华尔街的交易员们估计也在重新调整他们的模型。
以前总觉得国际货币体系也就那样了。
现在看,事情正在起变化。
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早就和铁矿石绑在一起了
他们每卖出三吨矿石就有一吨运往中国
必和必拓这个矿业巨头百分之六十二的收入都指着中国市场
今年发生的事让这个局面彻底变了
人民币第一次在澳洲铁矿交易里成为结算货币
美元体系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中国方面要求钢厂停止用美元采购
这个指令直接把澳大利亚推到了谈判桌的边缘
他们现在处境很尴尬
要看着华盛顿的脸色行事
又要保住自己的出口订单
这种两头受气的局面让堪培拉很难受
不对 应该说非常难受
就像同时被两股力量往不同方向拉扯
订单和盟友从来就不是能轻易兼顾的
特别是在大宗商品贸易这个领域
澳大利亚人最近在算账。
他们发现中国要是取消订单,铁矿石出口会直接少掉四成。
一千多亿澳元的年收入说没就没。
这种局面没人敢硬扛。
必和必拓选择低头,从今年最后一个季度起,部分对华出口改用人民币结算。
不对,应该说是主动调整结算方式。
贸易谈判的表象下面,是货币流动路径的重新选择。
大麦和羊毛很快跟上节奏。
两万吨大麦的货款已经用人民币支付,货船正在驶向中国港口。
这个画面挺有意思。
连传统上被视为美元后花园的地方都在找捷径。
美元曾经坚不可摧的形象,现在出现了细小的裂纹。
这些裂纹会自己生长。
大宗商品交易长期绑在美元身上
资源换美元 美元买美债 这套闭环运转了几十年
美国靠着这个机制收取铸币税 还握着全球金融的遥控器
想给哪个国家加点手续费 或者关进小房间 都是随手的事
澳大利亚这次点头 等于在美元体系上划了道口子
2025年全球铁矿石贸易额3800亿美元 美元结算占85%
明年人民币份额可能冲到15%
新加坡铁矿石掉期市场已经推出人民币合约
伦敦金属交易所也在试水人民币计价期货
国际金融机构开始研究人民币指数方案
美元正在被慢慢挤到角落
这个趋势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快
澳大利亚企业发现每年因美元波动要损失十二亿澳元
换成人民币结算能省下近半财务开支
这种账谁都会算
中国那边的采购清单早就铺开了
几内亚西芒杜的铁矿
巴西淡水河谷的长期协议
全用人民币签好了
澳大利亚人要是态度强硬
这边立刻就能换供应商
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这已经不单纯是生意上的得失
更像是在改写金融规则的底稿
用人民币做结算
每吨铁矿石能少花八美元汇率成本
中国每年进口十一亿吨
算下来能省九十亿美元
这种买卖放在谁面前
都知道该怎么选
国内钢厂应该都在偷着乐了
不对 应该说他们早就开始调整采购策略了
毕竟省下的钱都是真金白银
人民币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渗透
最新的贸易数据显示,中国与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等主要伙伴的本币结算比例已经突破四成
跨境支付系统的交易量增幅接近七成
这个数字比很多人预想的都要快
沙特与中国关于原油人民币结算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预计明年就能看到实质性的进展
不对,应该说是确定性的进展
与此同时美国的财政状况持续恶化
国债规模突破40万亿美元
这个数字放在十年前简直无法想象
美联储被迫维持高利率政策
就像在暴风雨中勉强撑住的伞
全球去美元化的趋势比预期来得更猛烈
这种转变不是突然发生的
它源于多年来各国对美元体系的不信任累积
现在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全球央行在2025年第二季度抛售了1860亿美元美债。
日本中国英国都在减持名单前列。
这个数字让人想起超市里最后一批打折商品,人们匆匆往推车里装货的场景。
人民币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从22年的2.88%涨到25年的4.12%。
它现在排在第五位。
不对,应该说它正在向前四位靠近。
CIPS系统已经连接了2600家金融机构。
覆盖144个国家。
每天处理金额接近8000亿元,这个数字还在往上走。
数字人民币和区块链平台把结算周期从T+3压缩到T+0。
企业资金周转率提高了三分之一还多。
有公司算过账,一年多赚两亿美元。
这种账谁都会算。
澳大利亚在2024年向美国出口了243亿美元货物。
对华出口是这个数字的八倍。
经济和安全同盟在这里撞上了。
白宫文件显示他们对此毫无准备。
只能发表声明表示遗憾。
南海地区的军事技术升级改变了某些平衡。
东风-31AG导弹和第六代战机带来了非对称优势。
美国智库报告认为经济手段的威慑力正在被稀释。
就像一杯浓度过高的糖水。
金砖国家在去年十月做了个决定,他们设立了五百亿人民币的专项基金,这个基金专门用来推动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用人民币结算,这事挺有意思的
不对,应该说这事很有分量
创新和市场被放在了一起,像给货币多极化装了双保险
中国那边也没闲着,他们调整了自己的储备结构,减持美债的同时增加了黄金的占比
这个动作很自然
美元信用的对冲就这么完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路也显得更清晰了些
整个过程没什么戏剧性的转折,就是按部就班地推进
但效果可能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潘功胜说过,货币国际化靠的是制度和信用。
澳大利亚最近的动向让这句话有了具体的形状。
没有战争宣言,没有外交辞令,市场的选择往往最真实。
美元从冷战以来建立的舒适区正在被打破。
这种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
它像潮水一样慢慢漫过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