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根廷圣克鲁斯河上的两座水电站项目,本是中国企业通过长期投入和技术支持,帮助当地提升能源自给能力的典型合作案例。
早在2013年,中方与阿根廷前政府展开深入磋商,针对河道地质复杂、冰川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方案。
签约于2014年,总投资近47亿美元,中方葛洲坝集团牵头,持股超过五成,阿方本地企业参与剩余部分。这种模式体现了中方在海外基础设施领域的专业性,确保资金和技术双重保障。
项目设计发电容量1310兆瓦,一旦建成,能满足阿根廷全国电力需求的5%,剩余电力还可出口到巴西或智利等邻国。这不仅能缓解阿根廷能源短缺,还能促进区域互联互通。
中方从一开始就强调可持续性,融入环境监测机制,与以往南美类似工程相比,这次在坝体设计上优化了抗震结构,使用高强度混凝土加固基础,减少地质风险。十年间,中方累计投入18亿美元,推进到其中一座坝完成45%,另一座20%,体现了高效管理和坚持精神。
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