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餐饮革命:拓邦股份与瑞德智能如何重塑万亿赛道
——以京东七鲜小厨为支点,撬动产业重构
------
🔥 一、风口已至:京东七鲜小厨引爆“机器人厨房”革命
2025年7月22日,京东首家自营外卖门店“七鲜小厨”在北京正式开业。其核心模式颠覆传统餐饮:
• 零堂食纯外卖:依托炒菜机器人(单台成本仅4万元)实现全自动烹饪,人工仅负责备料与分装,门店面积压缩至传统厨房的1/3,租金成本锐减;
• 工业化味觉标准:橡鹿科技(腾讯、京东押注)提供的炒菜机器人,4分20秒完成辣子鸡等菜品,口味一致性碾压人工厨师,解决中餐标准化世纪难题;
• 10亿生态计划:京东宣布投入百亿资金,3年建10000家门店,招募“菜品合伙人”共享菜谱研发红利,目标覆盖全国千道爆款菜品。
数据印证爆发力:首店开业即爆单,午高峰延迟30单以上,配送骑手等餐超时成常态。这非运营失误,而是需求井喷的明证。
------
⚙️ 二、产业链透视:拓邦与瑞德的“隐形冠军”地位
(1)拓邦股份:机器人运动的“神经中枢”
作为国产智能控制器龙头,拓邦的机器人布局直击产业核心:
• 硬件技术闭环:以“伺服驱动+空心杯电机+运动控制”技术矩阵,支撑炒菜机器人精准执行烹饪动作。其8mm/10mm空心杯电机已批量供货人形机器人,性能对标国际巨头;
• 商用落地领先:拓邦的商用炒菜机器人整机产品早于2023年批量出货,服务于餐饮连锁化升级需求(如徽菜品牌小菜园采购3000台);
• 全球化抗风险:越南、墨西哥等12个海外基地保障供应链安全,关税冲击下仍保持20%以上净利增长(2024年归母净利润6.71亿,+30.25%)。
(2)瑞德智能:机器人大脑的“中国芯”
深耕智能控制器27年,瑞德以底层技术赋能烹饪智能化:
• 核心控制器量产:为小米生态链企业纯米、添可的炒菜机器人提供智能控制器,实现菜谱程序化、火候毫秒级调控;
• 自研芯片突破:定制化“瑞德芯”结合科大讯飞AI语音识别,使机器人具备多语种指令响应能力,适配全球化餐饮场景;
• 医疗-餐饮技术复用:将红外监测、动作校准等医疗机器人技术迁移至烹饪领域,提升设备环境适应性。
------
🌐 三、产业重构逻辑:为什么它们是最大赢家?
1. 成本碾压传统模式
• 人工替代:北京厨师月薪8000元 vs 机器人4万/台一次性投入,回本周期<5个月;
• 效率倍增:单台机器人4锅并行,出餐速度较人工提升30%,高峰时段坪效翻倍。
2. 技术护城河高筑
• 拓邦的“空心杯电机+伺服控制”解决中餐爆炒瞬时温控难题(油温误差<1℃),突破行业天花板;
• 瑞德的AI语音交互控制器,实现“口述菜谱→自动烹饪”的颠覆体验,契合家庭厨房场景延伸。
3. 政策与资本双驱动
• 人社部数据:中国厨师缺口400万,劳动力成本年增15%,政策鼓励“机器换人”;
• 腾讯/京东/IDG等资本近两年向橡鹿科技注资超4亿,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商同步受益。
------
:rocket: 四、未来战场:从替代厨工到重构餐饮生态
拓邦与瑞德的野心远不止硬件供应:
• 拓邦的AI整机战略:2025年推出新一代视觉识别炒菜机器人,通过CV(计算机视觉)实现菜品实时反馈调节,迈向“辅助菜谱研发”阶段;
• 瑞德的“全域智能”蓝图:推动家居场景从单品智能(炒菜机、泳池清洁机)向人形机器人控制器升级,计划2025年发布适配方案。
市场空间测算:中国1000万餐饮门店,若20%采用炒菜机器人(单价4万),市场规模即达8000亿。拓邦控制器市占率超30%,瑞德配套小米生态链覆盖百万家庭,增长确定性极高。
------
💎 结语:一场由“锅铲”引发的产业跃迁
京东七鲜小厨的爆单,验证了机器人餐饮的底层需求;拓邦股份的精密电机与瑞德智能的AI控制器,则成为撬动万亿市场的技术支点。当资本、技术与消费升级三重浪潮交汇,智能餐饮革命已不再是科幻叙事——它正在由这些“隐形冠军”书写现实。
“机器不替代厨师,但会淘汰不愿拥抱科技的人。” ——橡鹿科技杨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