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风里雨里urq
 · 北京  

宏景科技:从智慧城市服务商到算力黑马的涅槃之路
——一场内生式转型的教科书级案例
------
一、战略重构:以“AI+算力”为支点,撬动第二增长曲线
1. 转型背景:智慧城市红海中的破局之道
宏景科技成立于1997年,长期深耕智慧城市领域(政务、医疗、建筑等),但传统业务面临增长瓶颈:2023年智慧城市业务占比超70%,净利润却同比下滑33%,区域依赖(华南收入占比83%)和应收账款压力成为发展桎梏。
破局关键:2023年抓住“东数西算”政策机遇,成立算力事业部,以 “软硬协同”战略切入AI算力赛道。依托智慧城市积累的政企客户资源及数据中心建设经验(如广州云埔数据中心项目),快速打通从服务器集成到调优组网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2. 三步跃迁:从设备集成到生态级运营商
◦ 短期(2024-2026):聚焦算力集成服务,目标市场份额行业前五。2024年算力订单爆发式增长,签约深圳X公司、Y公司等大单,全年算力合同额超21亿元。
◦ 中期(2027-2028):建设自主智算中心,提供MaaS(模型即服务),青海智能制造基地(2025Q2投产)规划年产能10万台服务器,支撑规模化交付。
◦ 长期(2029-2030):构建“算力-数据-算法”闭环生态,与中科院共建实验室攻关分布式训练框架,加入华为、曙光等算力联盟强化生态协同。
------
二、业绩爆发:订单驱动营收10倍增长,现金流根本性改善
1. 财务指标“V型反转”
◦ 营收裂变:2025年上半年营收11.88亿元(同比+567.14%),其中Q2单季环比增42.94%;净利润6028万元(同比扭亏),Q2环比增78.42%。
◦ 现金流逆转: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4年同期的负值转为5517万元,印证回款质量提升与商业模式优化。
◦ 订单蓄水池:2025年累计披露算力订单27.5亿元,加上2024年订单总额超40亿元,为未来2年业绩提供强确定性。
2. 业务结构根本性优化
指标 2023年 2024年 2025H1(趋势)
算力收入占比 15.02% 70.80% >90%(预计)
毛利率水平 21.58%(传统) 25%-30%(算力) 持续提升中
数据来源:2024年报、2025半年报
------
三、对标万辰集团:转型企业的估值重塑逻辑
1. 共性路径:第二曲线的精准卡位
宏景科技与万辰集团(食用菌转型量贩零食龙头)均通过并购整合+供应链重构实现赛道切换:
◦ 万辰模式:收购整合“好想来”“老婆大人”品牌,1.5万家门店+90万平物流仓构建规模壁垒,2025Q1净利润暴增3344%。
◦ 宏景路径:参股深海之光补足液冷技术,整合华为/曙光硬件资源,以政务云项目为跳板切入大模型算力市场,实现从“项目制”到“服务化”转型。
2. 估值重塑:从PE到PS的逻辑切换
两者均经历从低增长传统业务估值(PE<20x) 向高成长新兴赛道估值(PS>5x) 的跨越:
◦ 万辰集团因规模效应兑现,市值3年增长超8倍;
◦ 宏景科技2025年内股价涨幅216%(截至5月21日),反映市场对算力服务订阅制收入的溢价认可。
------
四、核心壁垒:技术+生态构筑护城河
1. 硬实力:深度调优能力定义行业标准
承担服务器BIOS/BMC适配、无损网络传输等核心环节(对比同行仅提供硬件),技术团队支撑客户算力利用率提升30%+,成为深圳X公司连续复购的关键。
2. 软生态:政务场景Know-how的降维打击
十年智慧城市经验积累的多行业算力需求图谱(如医疗影像分析需低时延、政务云需高并发),使其在省级政务云扩容项目中中标率超80%。
------
五、未来展望:千亿赛道的领跑者
• 政策红利: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催生千亿集成市场,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200 EFLOPS(IDC预测)。
• 增量空间:下沉市场政务云渗透率不足20%,公司凭借标准化解决方案(如“县域智算一体机”)打开蓝海。
• 国际化跳板:香港子公司落地,东南亚算力外包需求(如新加坡AI银行合规训练)或成新增长极。
------
结语: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创新”的范式革命
宏景科技的蜕变印证了中国科技企业转型的核心逻辑——在产业政策与市场需求共振的赛道上,以技术复用实现生态跃迁。其与万辰集团的共性在于:
1. 敢于颠覆主业:在传统业务见顶前果断切换赛道;
2. 死磕供应链效率:万辰的“T+1物流”与宏景的“组网调优”均指向极致交付体验;
3. 从规模到生态:万店网络与算力集群本质都是“基础设施级入口”。
当宏景科技的青海基地10万台服务器轰鸣运转时,中国算力产业的版图正被这类“隐形冠军”重新书写——它们不追逐风口,而是成为风口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