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转自“复利岛”同名文章)
今天仔细看了一下康德莱2025年的中报,业绩有一点超出我的预期。
我4月26日在《康德莱2024年报观察》一文中说过,“从一季报的财务数据来看,业绩已经止住了下滑的势头,但川普关税大战的影响还没有体现出来,影响有多大,要等中报出来后才知道。按照前面的推测,极限的影响就是7%左右。到底如何,等中报出来再看吧,不用猜测。”
现在中报出来了,看来川普的关税大战并没有多大影响。
先来看看经营数据:
营业收入11.25亿,比上年同期增长0.17%
利润总额1.51亿,比上年同期增长21.33%
归母净利润1.25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8.94%
扣非净利润1.23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9.4%
为什么营收基本上没有增长,但利润却大幅增长呢?
主要的原因,是营业成本减少了2643万左右。
为什么营业成本会大幅减少呢?
原因无非是原材料成本下降,或者产品结构优化,也就是毛利率高的产品占比增加。
从中报的说明来看,主要是优化了产品结构。中报没有披露具体的产品情况,实际情况要 等年报披露了。
从费用来看,销售费用虽然减少767万,但管理费用增加了870万,其他如财务费用,研发费用等变化不大。所以费用对利润的影响变化不大。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瑛泰医疗)2440万,增加了229万
应收款10.02亿,好像挺多,其实比较正常,原因是康德莱的产品主要面对医院,在医院的众多产品系列中处于弱势地位,这和五洲,采纳等纯代工企业完全不同,而是
和白云山,昆药集团等大型药企比较类似,说明医院的账期确实很长,资金实力(拉长账期)是最有效的竞争力之一。但是问题不是很大,因为从账龄来看,1年以内7.96亿,1至2年1.71亿,2至3年0.6亿,3年以上0.28亿 。应收款主要是2年之内的,超过2年的很少。另外,康德莱的应收款有一半左右来自广西欧文,而康德莱在广西欧文的股份只占51%,所以实际的应收款估计只有7亿左右。
再来看看现金流:
收到的现金11.24亿,营收11.25亿,如果以13%的增值税来计算的话,大约有1.46亿的货款还没有收回。不是特别理想,但也算基本上正常。
中报还披露了一些重要信息:
1,上海研发总部的工程建设已完成,公司正积极筹划临床科创技术项目的投资培育,为新厂房顺利投入运行筑牢基础,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2,广西基地:持续推动渠道与制造的融合发展,推进渠道营销与结构的调整,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北仑河制造围绕“输注器械类、采血针+管类、卫生耗材类”三大产品管线延伸发展,以渠道带动制造,科学规划产品管线,以差异化品牌定位展开市场营销布局,
积极布局全国市场及东盟市场。
最后,来聊聊康德莱投资逻辑的催化剂。
我2019年以来反复说过,康德莱的投资逻辑,主要是拥有巨大的规模优势,这种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向头部企业集中,最后会淘汰掉医疗耗材行业内95%的中小企业,只留下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最后形成垄断。
今年7月开始的反内卷,9月1日开始的社保新规,也许就是淘汰行业内中小企业的信号,估计在未来3年左右,500多家同类中小企业,95%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最后只留下康德莱,威高,洪达,五洲,采纳等少数企业。
据我所知,广州很多中小企业,个体户等等,都是不给员工购买社保医保的!广州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估计也很常见。9月1日之后,必须给员工购买社保,很多中小企业将很难生存。
所以,集采,全国统一大市场,反内卷,社保新规等汇集到一起,互相作用,就成了康德莱投资逻辑的催化剂,估计3年之内就会开始发生作用。
祝大家好运!
文m华
202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