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力科技~再次推荐在无人问津时,航天、军警、民用三位一体的新材料企业

用户头像
先版后龙
 · 河南  

在公众视野中,太力科技以真空收纳、壁挂置物等家居产品为大众熟知,但深入探究便会发现,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新材料研发与真空技术创新,收纳仅是技术落地的“外显”,新材料才是这颗行业新星的“内核”。产品除了收纳类,挂钩类、TPE材料、使用纳米技术的防护用品,尤其那个无骨充气帐篷很可能成为爆款。


一、纳米材料技术突破:从航天到民生的全场景应用
太力科技在纳米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展现了其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强大转化能力。自主研发的柔性纳米复合新材料 ,通过特研纺织基材与纳米涂层的分子级复合,实现了0.6毫米厚度下抵御注射针头穿刺的突破性性能,关键技术指标通过ISO13997、EN388等国际标准认证。这一材料不仅应用于警用防刺割手套(厚度仅1.7mm,防护性能提升一个等级)和隐匿式防弹衣(1.9公斤自重,防弹性能达NIJ IIIA级),还拓展至医疗防护、特种箱包等领域。
在适老化场景中,太力科技将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便携折叠马桶,兼具易清洁、耐腐蚀等特性,为老年人及户外活动提供安全解决方案。此外,纳米银离子抑菌技术被融入真空档案袋,通过微孔通道设计和纳米银离子缓释,解决了真空低氧环境下厌氧菌繁殖问题,延长档案存放时间 。
二、TPE材料技术迭代:从实验室到国际供应链的跨越 TPE弹性体材料是太力科技的另一项核心技术。经过三代迭代,第三代TPE材料(KC1035)阻隔性较第二代提升40%,制成的真空吸盘吸附力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7倍,承重超120公斤,累计销售23万套 。该材料已进入宜家供应链,成为其全球唯一供应商,广泛应用于家居、工业、养老等领域。
三、军事与航天领域的技术验证:从太空到深海的可靠性背书
太力科技的技术实力在国家级项目中得到充分验证。自2008年起,其航天专用压缩袋25次进入太空,解决了微重力环境下的高阻隔、耐穿刺需求,成为中国载人航天专用真空封装袋独家供应商。为航天员设计的特种封装袋、科学实验软手套袋等产品,有效保障了舱内环境安全 。 在军事领域,太力科技为海军后勤部等部队提供真空收纳袋、档案袋等产品,解决了潮湿地区、野战环境、海上作业的物品收纳难题。
五、科技创新投入:
摘自招股说明书:如果只是做收纳袋,不需要新进6名知名高校的硕博。
深化航天领域技术研究,打造坚固的技术护城河。面向航天科技快速发展的技术需求,公司持续推动研发队伍建设,相继从国内外知名高校引入硕博士6位;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新材料实验室,引导科技成果通过公司的产业化平台与市场场景深度融合,实现技术与市场、产业的良好联动,助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反哺航天产品研发,实现良性循环。面向前沿科技,不断深化与航天机构的合作,如在航天医学领域方面,为满足航天员太空生活期间健康监测取样需求,公司受航天中心委托开发粪便取样器,使用自研的防水透气复合材料解决太空失重状态下样本的气液分离问题,保证样本的可用性;公司还承接了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用于空间站的二氧化碳高效去除材料研究项目,为航天事业持续贡献力量。
四、业绩预测:产能扩张与技术转化的协同效应
半年报就直接分红,就不预测业绩了,应该会很好。包括未来持续在航天、军事、民用领域的产能释放和新品导入。最吸引我的还是下面的新消费场景,确实是年轻人的需求场景。


太力科技以“助力强军,普惠于民”为初心,凭借新材料与真空技术构建起竞争壁垒。从航天级密封技术到民用收纳产品,从纳米防护材料到智慧生产体系,其技术转化能力和全渠道布局彰显了“中国智造”的深度与广度。随着武汉“无人工厂”投产和跨境电商战略推进,太力科技有望在新材料产业浪潮中进一步扩大全球影响力,成为连接科技与民生的标杆企业。
几个补充的点:
1.石少爷已经在企业内任职董事高管,主抓互联网营销,权力交接无风险。
2.考虑到部队和航天订单的敏感性,不排除中报有惊喜,8月14日的机构资金到底冲什么来的?不排除太力科技的纳米流体复合材料、TPE材料有前沿的用途,比如机器人和AI领域,有兴趣的球友可以挖挖。也就是目前我们还不知道的B端大项目、大订单。
3.怎么看都比恒鑫生活强多了,有航天、军工、新材料、新经济等概念,业绩应该也会超预期,完全可以走得更加强悍。因为盘子小,应该不输新恒汇。保守看50%以上的补涨。
$东方财富(SZ300059)$ $同花顺(SZ300033)$ $财富趋势(SH688318)$ 。以上信息,主要来自于太力科技的招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