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实际参与了深圳的光博会,看到了许多老朋友,当然也看到了大立的庞董,精神体力都很好,这是最开心的事。
在红外线热成像的领域,红外三雄各自走向不同的发展路线,而后起之秀也各自百花齐放,惟不足的是国内几乎没有媒体愿意花时间深度的报导研究。因此小弟不才写下些所见所得分享。
整个八号展厅是属于红外技术及其应用,以下为部分参展公司,
在基本的红外测距、成像和夜视领域,因为技术的突破和国人的努力研发,几乎参展人人可做,通俗易懂就是口罩时期的测温设备已经普及到极低成本和极高效能;而以下介绍我认知的红外三雄的各自的亮点与需要改善之处:
高德红外(市值470亿)仍是当之无愧的红外领域王者,全系列产品几乎都有涉略,军品、民品、车载、安防等只要能应用的领域几乎都可以实现方案;缺点是平铺过大,技术资金未向某特殊领域专精,配合近两年财报梳理,的确平均毛利偏低和股票股利分红增发是个问题,样样行但面临后起之秀进攻红外小领域专精,大饼有可能被蚕食。
睿创微纳(市值335亿)专精于芯片研发制造,且是我认为行销做得最好的红外公司,在人工智能浪潮来袭的时代,公司提前构建起从红外芯片、探测器、机芯到整机的全产业链能力,多维感知加AI,是最能蹭上人工智能热潮的红外公司;缺点是筹码结构较为混乱,100%流通股份,且有大额可转债和解禁预期,以及马博士曾遭留置的历史,是最像外资企业的国内公司,是最大优点也是最大不确定之处。
大立科技*ST大立(市值67亿)最接近研究所的公司,在能够做绝大部分民品的过去五年,几乎投入70%的资源将自身技术实现量产,由红外成像探测迅速配合国家研究转型专精于光电技术,蓝图伟大想整合上游芯片封装制造到下游终端整机集成及算法优化的一体化;缺点是公司市值不够大,营运资金不够多,先进的技术需大量研发经费支持,在国内金融融资市场不够完善的当下,技术是否有足够多的高端光电订单让公司做中学完善技术的落地,并带领国防、安防甚至是海洋方面蓝海领域的研发。
坦白说笔者是很看好红外三雄的十五五发展,在金融改革的不断进步下,好公司能更好的融资发展,相信未来能不断的良性竞争,无论是在公司经营或是股价市值。
附注:笔者肯定更多的花时间在大立科技的摊位上,大立的员工和解说员给我一股做实事的坚韧和实在,这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但确实是缺少行销和媒体公关,再好的梦想也要有说出来的勇气才能实践;公开展览的吊舱目前已是该公司最好的行销手段,因此我会尽我所能的将我的所见所得分享出来。
(个人走这一趟的心得就是完全在我心中已解除退市风险)
以上并不包含任何投资建议,仅为个人分析,据此操作,盈亏自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