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与估值背离的行业之问,券商破局之路渐明 ——长江证券业绩说明会透露价值重估新机遇

用户头像
星火资本社
 · 广东  

在A股市场,券商板块始终扮演着市场风向标的角色,但其自身却长期陷入"业绩与估值背离"的怪圈。长江证券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恰成为观察这一现象的绝佳窗口。

近日,长江证券交出了一份堪称靓丽的成绩单,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7.05亿元,同比增长64.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增长120.76%。六大主营业务板块盈利能力全部实现同比提升。

然而,与这份亮眼财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提出的30个问题中,超过三分之一直接指向公司股价低迷、估值行业垫底的窘境。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仅揭示了长江证券面临的个体问题,更是出整个证券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认同困境。

"业绩与估值背离"的怪圈

"为什么公司业绩这么好,股价却这么低?"这可能是业绩说明会上最令管理层难以回答却又无法回避的灵魂拷问。长江证券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超120%,动态市盈率不到12.56倍,在上市券商中处于估值最低区间。

这种背离并非长江证券独有。2023年以来,证券行业整体估值中枢持续下移,破净券商数量不断增加。即便在2025年上半年市场明显回暖的背景下,券商股的估值修复依然远远落后于业绩增长。

市场分析师指出,券商股低估值的背后是投资者对其盈利模式可持续性的深度质疑。"靠天吃饭"的行业标签始终难以撕去,特别是当自营业务成为业绩主引擎时,这种担忧更为凸显。长江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68.35%,固然贡献了大部分利润增量,却也强化了投资者对业绩波动性的预期。

本次业绩说明会上,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是湖北国资长江产业集团入主后的战略布局。2025年8月6日,股权正式过户完成,湖北省国资委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投资者频频问及新股东会否注入资产、增加持股、提供业务支持,反映出市场对国资赋能的高度期待。然而,长江管理层的回应却相当克制,强调更多的是"融入湖北省发展大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国资+市场化机制优势"等战略层面的协同。

这种回应方式揭示了国有资本投资券商的新思路,不再简单追求控股地位和资本运作,而是更注重战略协同和业务赋能。长江证券明确表示将围绕湖北省重点产业布局、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区域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这种"区域深耕"战略可能代表了中型券商的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径。通过深度绑定地方经济,从省内的产业升级、企业融资中获取稳定的业务机会,或许能够在行业同质化竞争中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市值管理的两难抉择

券商行业最大的估值压制因素来自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质疑。长江证券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反复追问,如何保证自营业务收益的稳定性?经纪业务如何应对佣金率下行?未来业绩能否保持高增长?

管理层的回应展示了公司正在做出的努力,股票自营强化投研能力和多元策略;债券自营加强风险防控和波段操作;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这些举措旨在构建更加平稳的盈利模式,降低对市场单边上涨的依赖。

然而,券商业务与市场景气度的高度相关性是天然的行业属性。即便最优秀的券商,也难以完全摆脱"看天吃饭"的行业特征。这正是投资者愿意给予券商板块低估值的主要原因——不确定性的折扣。

长江证券高管在回应中坦言:"公司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对业绩预测问题一律指向"详见后续公告"。这种谨慎态度既符合信息披露规范,也反映了管理层对业绩波动性的客观认知。

面对低迷的股价,投资者强烈呼吁公司采取回购、增持等市值管理措施。长江证券的回应却显得相当保守,强调持续的高比例分红,最近三年分红占年均净利润的132.25%,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

对于市场期待的直接干预股价措施,公司仅表示"在研究"、"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考量"。这种谨慎态度反映了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面临的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回应股东关切,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触碰监管红线。

长江证券选择了一条更为稳健的路径——通过做好经营和坚持高分红来证明公司价值。这种策略虽然缺乏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能更符合长期投资者的利益。

如何摆脱"看天吃饭"的周期属性

长江证券的业绩说明会,实际上成为了观察整个券商行业困境的微观窗口。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向市场证明自己已经摆脱了"看天吃饭"的周期属性?如何构建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如何获得合理的估值水平?

答案可能在于业务结构的彻底转型。从传统的通道业务向财富管理、机构服务、产业投行等方向转型,建立更多元、稳定的收入结构。长江证券提出的"零售、机构、企业"三类客户和"财富、机构、投行、自营、资管、国际"六大业务格局,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此外,区域化深耕和特色化发展也可能是中型券商的破局之道。长江证券背靠湖北国资,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可能形成区别于头部券商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长江证券业绩说明会是证券行业发展阶段的一个缩影。解决这一困境需要时间也需要智慧——时间用来证明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智慧用来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径。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判断的是,券商股的低估值是市场的理性定价,还是非理性的悲观误判?这既取决于行业整体的转型进度,也取决于个体公司的战略执行能力。长江证券能否凭借湖北国资赋能和业务转型突破估值困境,市场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