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能动力一边卖风电,一边卖锂矿
炒股炒到半山腰
· 四川
川能动力,还是先看看企业是做什么的?
公司官网上看,围绕新能源电力类和锂电类业务协同发展,业务涉及风力光伏发电、垃圾发电、锂矿采选、锂盐生产等多个领域。
新能源电力类业务方面,建设和运营风电、光伏、垃圾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通过清洁能源总体规划、大力整合、专项建设和有效运营,打造一流的新能源知名企业。
锂电类业务方面,以锂电产业链打造为核心,以锂电上游领域的锂矿采选、锂盐生产为切入点,深度布局锂电产业链。
产品上课,风力及光伏发电占收入的53%,利润的76%,是企业主营业务。
产业链上看,供应商和客户都存在较大占比的企业,上游是四川能源发展集团,下游是国家电网,对上下游企业都没有定价权,属于两头受气的企业,产业链是弱势。
产品上看,电力在AI时代应该是高需求的产品,不过价格被国家管控,企业只能通过发展规模来扩大营收,发展规模就需要有高需求,因此未来如果需求上涨,电力产品算是强势产品。
前十大股东占总股本55.03%,第一大股东占总股本30%,股权较为集中。
最终实控人是四川省国资委,股东是弱势。
董事长简介:
何连俊,1981年8月出生。
2003年在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法院,历任科员、副主任科员。2010年后在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任助理检察员。2011年在四川省委办公厅秘书处,历任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
2013年到四川省天然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历任董事会办公室负责人、综合管理部兼人力资源部经理、董事会秘书。2017年在四川省天然气管道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历任总经理、党总支书记、董事长。
2021年四川省天然气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任党委委员。
2023年至今,任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任四川省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董事长简介看,董事长没有创业经验,董事长是弱势。
总结一下:产业链是弱势,产品是强势,股东和董事长是弱势,公司处在弱势环境之内。
看看历史经营情况:
营收上看,2014年8.42亿,2024年30.55亿,增长262%。
扣非净利润上看,2014年-15.76亿,2024年6.96亿,利润由负转正。
市值上看,2014年32.85亿,2024年197.17亿,增长5倍。
2024年6.96亿利润,给了197.17亿市值,PE是28倍,这明显是偏高了。
毛利率和净利率上看,2014-2016年都不正常,从2017年看,2017年毛利率5.82%,净利率4.99%;2024年毛利率53.94%,净利率27.68%,毛利率和净利率出现了暴增。
看看近年战略分析:
川能动力过去六年的发展,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马拉松。从 2019 年开始,公司果断退出不赚钱的贸易业务,全力押注新能源发电和锂电这两大核心赛道。这六年里,既有锂价暴涨带来的高光时刻,也有行业波动时的艰难调整,但整体战略始终围绕 “风光发电 + 锂电” 双轮驱动展开。
先说新能源发电这块 “基本盘”。公司在四川凉山、阿坝等地布局了大量风电场,这些地方风大、日照足,发电效率特别高。比如 2024 年,风电和光伏总发电量达到 40 亿千瓦时,相当于给 400 万户家庭供了一年电。更厉害的是,公司通过数字化管理把发电成本压到了每度电 0.19 元,这在行业里是数一数二的水平。垃圾发电也没闲着,每天处理近 7000 吨垃圾,不仅环保还能赚钱,毛利率稳稳保持在 48% 左右。
再看锂电业务这个 “潜力股”。李家沟锂矿作为亚洲最大的锂辉石矿,从 2022 年开始基建出矿,到 2024 年终于实现了采选系统联动试生产,生产出合格的锂精矿。虽然 2023 年锂价从 60 万元 / 吨跌到了 52 万元 / 吨,导致锂电收入下滑,但公司早有准备:一方面锁定了长期锂精矿采购价,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德阿 3 万吨锂盐项目,等这个项目投产,锂盐总产能将达到 4.5 万吨,未来利润空间值得期待。
从财务数据看,公司战略调整的效果很明显。2019 年刚转型时,营收20.51 亿元,净利润只有 2.15 亿元;到 2024 年,虽然锂价下跌拖累整体业绩,但营收仍有 30.55 亿元,净利润 7.27 亿元,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强。特别是新能源发电,2024 年收入占比 47%,毛利率高达 73.86%,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
不过,公司也有一些 “成长的烦恼”。比如锂电和新能源发电两大业务板块各自为战,协同效应还没完全发挥出来;李家沟锂矿地处高原,地质灾害风险大,项目推进速度受影响;还有负债率一直偏高,2024 年资产负债率 53.82%,每年光利息支出就超过 1.7 亿元。
未来,川能动力的机会和挑战并存。机会在于,四川省给了 180 万千瓦的风光资源指标,李家沟锂矿 2024 年底试生产顺利,一旦正式投产,锂精矿自给率将大幅提升。
挑战是锂价走势不明朗,如果继续下跌,锂电业务可能继续承压;同时,公司需要平衡好项目投资和现金流,避免负债率进一步攀升。
总体来说,川能动力这六年走得很扎实,战略方向清晰且持续。新能源发电稳如磐石,锂电业务蓄势待发,只要解决好内部协同和外部风险,有望成为西南地区新能源的龙头企业。对于投资者来说,短期可能会受锂价波动影响,但长期来看,公司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依然是最大的底气。
看看营收是如何分配的:
用2025年一季报和2024年一季报进行对比,营业总收入8.36亿,减少16.65%;营业成本4亿,占收入的47.84%,增长34.22%。营业总成本5.42亿,占收入的64.83%,增长20.44%。
收入减少16.65%,营业成本增长34.22%,毛利率变少了,营业总成本增长20.44%,毛利润4.36亿,营业利率2.94亿。
销售费0.01亿,占毛利0.22%,管理费用0.62亿,占毛利14.22%,减少12.67%;研发费用0.01亿,占毛利0.22%。
财务费用0.73亿,占毛利的16.74%,减少16%。
净利润2.7亿,减少45.78%,扣非净利润2.33亿,减少43.3%。
企业成本并不高,但管理费和财务费较高。
分红和募资上看,企业上市24年,从市场募集了65.69亿,给市场分了8.39亿,分红算是较少的。
算个清算价值:
流动资产:现金79.29亿,应收26.51亿,其他应收3.13亿,存货3.12亿,其他流动资产3.87亿,总计115.92亿。
非流资产:长期投资1.86亿,厂房91.4亿,在建13.73亿,其他非流资产11.26亿,总计118.25亿。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8.05亿,应付16.91亿,工资和税2.18亿,其他应付款1.26亿,一年内到期非流负债14.43亿,其他流动负债2.81亿,总计45.64亿。
非流负债:长期借款97.29亿,应付债券2亿,长期应付款6.02亿,总计105.31亿。
资产合计234.17亿,负债合计150.95亿,净资产83.22亿。现金79.29亿,长期投资1.86亿,短期借款8.05亿,长期借款97.29亿,现金流压力很大。
算个估值:
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差的时候利润1个亿,好的时候利润能到8个亿,估值10-80亿都是可能的,看行业景气度。
目前利润7.27亿,就值72.7亿,可以考虑投机。但长期投资就不知道了,也许明年赚1亿或者亏钱了,那20-40亿都有可能,毕竟之前就是这样的。
就说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