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飞医疗科技(02506)$ 在讯飞医疗的2025年半年报中,我们看到了一组有趣的数据三角:
G端-基层 +52.4% 千村万户火力全开,AI助诊深入田间地头
G端-区域 +178.3% 卫健委最爱,数据上云,监管全景
B端-医院 -9.9% 唯一下滑,却不是“出事了”,而是“懂事了”
医院端难道出问题了?医生不用AI?产品不好用?
其实恰恰相反——医院端“降速”,应该是讯飞医疗主动踩了刹车。把有限的资源用到产出更高的地方。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无论谁在B端都不会有太大建树。
原因一:不能抢医院饭碗,得先“喂饱”基层
医院是“虹吸型经济体”,分级诊疗再怎么喊,病人还不是都挤到三甲?
讯飞医疗知道,强推AI只会激起抵触,先攻“基层和区域”才是王道:
基层不和你讲太多道理,有钱有政策就上系统,需求清晰、配合度高;
区域平台统筹权在卫健委手里,打通的是数据,不是医生的情绪。
与其在三甲医院里让医生骂“AI 不懂临床”,
不如在乡镇卫生院里听村医夸“AI 比我还能写病历”。
原因二:医院端其实怕“太懂”了
AI 自动标红不合理处方,自动质控病历,自动汇报医保违规线索……
医生:“你是助手,还是线人?”
院长:“我花钱买你回来,结果你让我难做人?”
所以医院端这块,讯飞医疗其实是在做一件事:“我懂你的怕,所以我慢慢来。”
原因三:G端不是更好搞,是现在更好搞
医保、卫健委的钱已经在预算里,就等“找项目”用;
区域项目往往是“一投多用”,覆盖几十家机构;
而医院端要开标、谈医生、修流程,还可能被原 HIS 厂商挤兑……
G端就是现在的“性价比高客户”,不做它做谁?
总结:
讯飞医疗的半年报,不是一张“拼成绩”的成绩单,而是一张“选战场”的作战图。
医院端暂时不高歌猛进,不是产品不行,而是场合不对。
基层、区域业务强势崛起,正是讯飞主动选择的突破口。
等哪天医生们对 AI 说:“你不是来审我的,是来帮我的。”
那才是讯飞医疗下一个阶段的B端战役打响之时。
不过,这一天无论对谁来说,都还早的很。现在真的没必要在上面花太多精力。
所以目前只能是逢低就捡点便宜货,涨起来就卖掉些。
我的耐心好,喜欢慢慢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