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非经典俗人
 · 广东  

周五晚主要是AMAT财报(-15%),带动SOX下跌2%,主要原因在于下一季度业绩指引比较弱,拆分来看,环比下滑7亿美金,5亿美金来源自中国区营收下滑,5亿美金来自逻辑芯片需求疲软,模拟客户填补了部分需求。这一轮AI浪潮,半导体设备估值一直没有抬升,业绩也没有提升,关键原因是GPU对于Wafer消耗量量级远远比不上手机,汽车。英伟达一年充其量700-800万颗出货,而手机动辄就是亿部,就算chip大小有区别,对应下来的Wafer消耗区别实在太大。

而反过来我说过,目前国产设备肯定是相对高增速的时刻,存储大扩产阶段,SOC大扩产阶段,这些量大管饱瑞芯微小米的soc,包括理想的ADAS芯片,都需要借助海外的fab,国产的这部分产能进步空间还非常大,还有存储,对标美光来看,两个厂商营收差距还非常大,上个季度两个才双双突破10亿美金,而美光一个季度90亿美金的营收。

再来谈谈AMAT对中国区的指引,首先你需要肯定的是很多成熟制程确实放缓了,包括东京电子,LAM也有类似的指引,大家要看一组数据,国内的成熟制程代工全球占比已经上升到30%,一部分mcu,PMIC,CIS,模拟,功率市场份额都在不断上升,越往上替代难度越大,瓶颈不在于代工能力,而在设计能力。不过这些都是在预期内的。

AMAT暴跌的真正原因,一方面是指引前沿逻辑制程需求疲软,另一方面是中国区被份额下降,被替代了。虽然中国区成熟制程放缓了,但是存储新一轮扩产完全顶上来,以及一部分跨国客户投资提升。LAM将2025年全球WFE支出预期从约1000亿美元上调至1050亿美元,主要受中国本土支出增加驱动,Q2中国区营收环比提升20%,预计Q3节奏恢复正常,客户因地缘政治提前备货。KLA指引相对更为强劲,Q2中国区营收占比从Q1的26%环比提升到30%,预计全年都维持在30%左右水平,但同样指出会受到地缘政治影响。ASML指引仍然看到中国的需求强劲,并且中国的需求越来越与它在我们积压订单中所占的比例相符(略高于25%)。

简而言之,你会发现只有AMAT的指引相对悲观,而且很多自媒体比较标题党,实际上AMAT的暴跌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其实市场也早有预期,LAM和KLA之前历史新高,而AMAT还差了接近35%。而AMAT结构里面,薄膜占比是更大的,中国区存储客户也更多,这部分份额被谁吃了?
$北方华创(SZ002371)$ $拓荆科技(SH688072)$ $中科飞测(SH68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