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长期过程短期化,也不要把短期现象长期化

用户头像
ice_招行谷子地
 · 北京  

最近银行板块的走势不错。很多粉丝会私信问我为啥招商银行涨不过XX银行?为啥招商银行跑不过银行指数?你不是看不上烂银行吗?结果人家烂银行今年涨的比招行还多。对于这种问题,通常我都一笑置之,回复对方:那你就去买xx银行呗。

我在股市混了20年,看过太多类似的案例。所以我给各位朋友的一个建议就是:不要把长期过程短期化,也不要把短期现象长期化。建议既适用于股价的走势,也适用于公司的基本面。

基本面表现:

在股市里每次一谈银行利空,就有人把30年后的事情拉出来说事儿。比如,我们最常见的说法就是: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减少,所以利率会持续下降到0利率,银行的业绩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同样一波人说到某某科技股,又是两眼放光,说:xx科技,去年净利润增速100%,根据成长股的估值方法PEG,所以可以给予100PE~150PE。

这两个例子前者就属于把长期过程短期化,而后者就是把短期现象长期化。人口减少,利率持续走低,目前看这些都是长期趋势,但是发展可能是非常缓慢的,而且不能排除其中受政策因素调节产生的短期逆向趋势,甚至是人类文明出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忽略这些因素,直接将不利因素作用于短期结果推导很容易得出那些看上去似乎有道理,但是实际上很扯淡的结论。

至于成长股的业绩最大的问题就是持续性很难长期保证。比如2021年炙手可热的新能源龙头隆基绿能,从2013年开始连续高速成长,净利润从2013年的7232万,涨到2022年的147.63亿。2021-2022年股价巅峰时期,隆基绿能的估值始终保持在50PE左右,这个估值和60%的净利润增速相比看上去似乎也不算离谱。但是,动辄60%-100%的净利润增速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保持的难度巨大。其实,每个投资人都明白这种高增速总有一天会停下来。一旦增速降低甚至负增长,其估值体系就会立刻崩塌。但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股民都觉得:自己不会是最后一棒,公司的净利润增速一定还可以再坚持1年。

股价走势:

股市这个地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长期有效的策略往往短期是无效的,短期有效的策略往往长期不会有好结果。

就以我长期重仓的银行板块来说。招行在多数时间段是不可能成为涨幅最高的银行的。比如:2009年招行跑不过浦发银行,2010-2012年招行跑不过民生银行,2014年银行股大反弹行情招行涨幅只是板块的中游,2016年和2019年招行涨不过宁波银行,2022-2024年招行涨不过国有大行和城商行。但是,如果大家把时间拉长到7年,10年,15年看,招行的走势远远超越绝大多数上市银行,唯一可以和招行匹敌的就是宁波银行。

股神巴菲特的名言: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股票的短期走势取决于参与其中的资金态度。今年来,银行股作为一个整体板块,明显受到了市场的关注。各路资金开始进入银行板块。

像平安资管这样的长期配置型资金就会选择基本面最优秀的招商银行作为买入标的。而部分进行短期炒作的游资或者量化资金通常不会选择招行这样的优质股。招行这样的股票长期涨幅较大,其中的获利盘较多,一旦短期快速拉升可能会有大量获利盘兑现。再加上招行的流通盘过大,不容易被中小资金操控。所以,招行经常的走势像是温吞水。而对于部分“烂银行”,比如:金玉银行,股价长期低迷,获利盘很小,投资者套牢较多,即便出现短期快速上涨,也不会有太大抛压,适合游资操控。

炒作和题材总是短暂的,当炒作结束,参与炒作的资金流出。这些短期涨幅过高的股票,通常也会大幅度回调。招行这样的优质股,由于其核心经营指标很优秀。即便是出现短期高估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时间化解估值泡沫。所以,招行在一轮炒作结束后往往跌幅较小。

正是依靠牛市跟住板块和行业指数,熊市调整小于行业板块,招行才能长期录得优异走势。作为招行的股东应该以长期投资思路为指引,摒弃参与短期炒作赚快钱的念头。

回到现在的走势,银行板块现在已经发展到短期走势不看基本面的情况。比如:经营非常烂的金玉银行,不仅今年涨幅超过了行业指数,其PE估值更是超越了优质的宁波银行。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趋势强化走势。正如我们常说的趋势一但形成就不可能在合理的地方停下来,钟摆一定会摆过头。我们无法预测市场的疯癫到底会持续多久,我们能做的只有坚定长期价值投资导向,做正确的事。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招商银行(SH60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