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指标增长稳健,净利息收入高速增长——南京银行2025年半年报点评

用户头像
ice_招行谷子地
 · 北京  

股东分析

根据南京银行中报披露信息,第二季度沪股通增持5200万股,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以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加持股约8785万股,南京高科增持1538万股,其他股东持股数基本不变。南京银行的股东人数从1季度的7.97万人减少到中报的7.55万人,减少了0.38万人。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

今年以来,南京银行的主要股东踊跃增持,江苏交通控股、南京高科、东部机场集团投资公司、紫金信托公司分别增持8785万股、1538万股、4323万股、4263万股。上半年,该行持股1%以上股东主动增持近60亿元,增持金额位居A股上市公司前列,用“真金白银”表达对南京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与价值成长的认可。

营收分析

南京银行2025年中报披露:总营收284.8亿同比增8.64%,其中净利息收入156.46亿同比大幅增长22.13%;归母净利润126.19亿同比增长8.84%,更多的信息如下表1所示:

表1

南京银行的营收首先是整体表现超越行业均值,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双超8%,这个表现在万亿规模以上的商业银行中应该属于顶级表现。其他的银行要么增收不增利,要么增利不增收。

南京银行的营收数据最亮眼的是净利息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2.13%。在我已经点评过的银行中报里,南京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增速甩其他银行几条街。我估计会有细心的读者发现净利息收入的增速远超总资产规模增速,而南京银行的报表净息差从2024年中报的1.96%下降到今年中报的1.86%。按道理说,净息差同比下降,净利息收入的同比增速不应该高于总资产的同比增速。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报表净息差和实际净息差的差异。在之前的专栏文章里我曾经提到过:部分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较高的银行,在报表里的净息差计算时会剔除非生息资产对应的负债支出。我对这样的银行会把它们报表里的净息差叫做修正净息差。通常这种银行的修正净息差会大于传统口径的净息差。在A股上市银行中,南京银行兴业银行都属于使用修正净息差的银行。

为了解读南京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数据,我们就需要自己计算重要科目的资产负债成本和净息差。我汇总了南京银行这2年的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

在表2中的第三列24年下半年的数据是我根据2024年全年和2024年上半年反向算术平均计算出来。虽然这种算法不够精确(没有按天计息),但是对于评估大趋势还是有价值的。

从表2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南京银行的计算净息差和报表净息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比如:2025年上半年报表净息差是1.86%,计算净息差是1.39%。而且,两者的趋势也可能不一致,比如:2025年上半年的计算净息差同比2024年上半年有所反弹,大概反弹了6bps。但是,报表净息差2025年上半年同比却下降了10bps。

通过表2,我们就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了。因为南京银行的实际净息差同比增长6bps,叠加17%的规模增长,所以净利息收入达成了同比增长22.13%。那么为什么在净利差同比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净息差会增长呢?这是因为南京银行的生息资产增速超过了负债增速。

净利息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南京银行的业绩稳定性会增加。今年中报净利息收入大幅增长后,净利息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55%,比去年同期提升了6个百分点。净利息收入对于银行就像是主食对于我们一样,虽然没什么花哨的亮点但是却是支持银行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

除了净利息收入外,手续费收入也取得了不错的增长。南京银行的手续费明细如下图1所示:

图1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南京银行除了债券承销手续费同比负增长外,其他所有手续费科目的同比都是正增长,其中和大财富管理相关的代理及咨询业务手续费同比增速达21.36%,和信贷投放相关的贷款及担保手续费同比增长45.86%。

资产分析

根据南京银行的中报披露信息,总资产29014.38亿同比增16.86%,其中贷款总额13545.56亿同比增长15.26%;总负债26912.97亿同比增长16.88%;其中存款总额16805.51亿同比增长16.22%,更多的信息如下表3所示:

表3

南京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今年有了很大改进,各项数据表现非常均衡。去年中报我曾经点评过南京银行的对公存款增长乏力,负债结构有待优化。今年,这一问题得到了改进。在外部环境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非金融企业存款依然负增长),南京银行的对公存款增长虽然还是落后于总资产增长,但是落后的不多。

对公存款增长背后是强大的客户体系作为支撑,根据中报披露:通过数据赋能和权益体系构建持续优化客户分层分类和全周期服务管理,依托“获活提留访”“客户倍增”“鑫实体”等专项行动提升客户覆盖,报告期末全行有价值客户19.27万户,客户总数和客户价值量效双升。

在贷款方面,南京银行的表现也非常靓丽。首先是,对公贷款规模站稳1万亿大关,同比增速14.88%,充分体现了城商行对地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零售贷款增速也很高,这就更难得了。这两年住户部门信贷需求低迷,很多银行零售贷款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在这种外部环境下,南京银行的零售贷款增速还能高于15%,令人难以想象。

不良分析

根据中报披露南京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5.94亿,比一季报的111.63亿增加4.31亿,不良率0.84%比一季度持上升0.01个百分点;贷款减值准备是361.32亿,比一季报361.33亿下降了0.1亿。南京银行不良贷款覆盖率中报311.65%,比一季报323.69%,下降了12.04个百分点;拨贷比2.6%比一季报的2.68%下降了0.08个百分点。

根据中报披露南京银行上半年核销及转出61.62亿,这个数据略低于去年上半年的70.2亿。上半年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的103.87亿增加了12.07亿,所以新生成不良余额下限至少为73.69亿。去年同期以相同算法得到了新生成不良余额下限为72.03亿。由此可见南京银行的新生成不良贷款在今年上半年维持在近两年的高位。如果我们按照年化不良生成率估算,不良生成率约等于73.69*2/12251.56=1.2%。但是,如果考虑到这两年南京银行的贷款规模在持续扩张,今年中报的不良生成率大概率是同比下降的。

作为不良贷款前瞻性指标的关注率在2025年中报为1.06%比年初的1.2%降低了0.14个百分点。另一个前瞻性指标——正常贷款迁徙率,南京银行2025年中报为0.55%,去年同期为0.69%。

综合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南京银行的不良生成量和去年趋同,不良生成率应该有所下降。南京银行依靠较高的不良处置力度,保持了资产质量静态指标稳定。但是,处置力度大消耗了自身的减值准备。这就会造成风险抵补不断被消耗。所以,我们会看到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覆盖率和拨贷比最近在缓步下行。

代表资产质量前瞻性指标的正常贷款迁徙率和贷款关注率同比去年都有所好转,不良生成率先行转降,这预示不良生成的总量的拐点即将出现。在这种环境下,南京银行不仅没有下调减值计提力度反而增加了12%的信用减值损失,由2024年6月底的49.62亿,增提到2025年6月底的55.21亿,增加了6亿,使得南京银行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更凸显了净利润增速的含金量。

资本充足率分析

南京银行中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47%,比一季度的8.89%提升了0.58个百分点,同比去年中报的8.97%上升了0.5个百分点。这里面要注意,由于在2季度南京银行的部分股东已经提前执行了可转债转股,相当于对南京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进行了小规模补充。所以,同比和环比的提升主要归功于部分股东的提前转股。

点评

2025年中报南京银行的实际净息差同比触底反弹,叠加规模高速增长带动净利息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超过20%。这一增速将可比同业远远抛在身后。在大财富管理和信贷相关手续费高速增长的带动下也取得了正增长。

南京银行加大客群经营力度,带动今年资产负债扩张更加均衡,更具可持续性。资产质量方面不良静态指标保持稳定,不良生成率同比下降,前瞻性指标有好转迹象。

综合来看,南京银行的发展兼顾了量、价、险各方的均衡,只是资本内生能力还有待提升。可转债成功转股后,资本金得到补充,为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基础。目前,南京银行在上市城商行中资产规模排名第五,市值排名第三,处于城商行的头部领跑集团中。按照目前南京银行良性发展的态势看,未来排名再进一步也是有希望的。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南京银行(SH6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