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恩贝(SH600572)$ 康恩贝在创新药领域的布局以中药现代化和化学药改良为核心,近年来取得了多项实质性进展,涵盖中药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及化药仿制药等多个方向。以下是其创新药研发的关键动态:
一、已上市的中药创新药
1. 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葵适达®)
作为国内首个中药双层口腔贴片,该产品填补了国际空白。其核心成分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通过现代缓控释技术制成,用于口腔溃疡治疗,具有直接保护溃疡面、促进愈合的特点。2022年获批上市后,于2023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预计销售约100万盒,目前主要通过零售市场推广 。该项目获杭州市及滨江区政府1000万元财政奖励,是浙江省近七年来唯一获批的中药创新药。
2. 麝香通心滴丸
作为中药保护品种,其保护期延长至2031年,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康恩贝通过二次开发提升其临床循证证据,巩固了在心血管领域的市场地位。
二、在研及申报阶段的创新药
1. 中药创新药管线
- 清喉咽含片(中药2.1类改良型新药):由清喉咽合剂改剂型而来,针对阴虚肺热型急性咽炎,已提交上市申请,预计2025年内获批 。
- 开心散(中药3.1类新药):基于经典名方开发,用于改善认知功能,已申报上市。
- 洋常春藤叶口服液(中药1.2类新药):处于Ⅰ期临床,用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治疗。
- ZY13片(中药1.2类新药):获批临床,针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2. 化药创新药与仿制药
- 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片(Ⅲ):2025年7月获批的化药4类仿制药,用于高血压治疗,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预计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
- EVT-401片(化药1类新药):P2X7受体拮抗剂,处于Ⅰ期临床,针对类风湿关节炎。
- 吸入用吡非尼酮溶液(化药2.2类改良型新药):获批临床,用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三、研发策略与投入
1. 研发投入增长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33亿元,同比增加4000万元,重点推进6项创新/改良型新药及6项中药经典名方开发 。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占工业营收比重超过5.7%,显示公司对创新药的持续投入。
2. 多路径研发模式
- 自研+引进结合:例如受让清喉咽含片技术(耗资4930万元)、与高校合作开发院内制剂转化项目 。
- 国际化布局:通过海外分支机构推动ANDA(美国仿制药申请)申报,如乙酰半胱氨酸系列产品、恩替卡韦片等 。
3. 产学研合作
与中国药科大学、中科院成都有机所等机构合作,构建消化、抗感染、老年用药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例如,与贵州三力制药合作推广黄蜀葵花口腔贴片,弥补自身在口腔领域的渠道短板 。
四、核心技术与平台
1. 现代中药技术
在银杏叶制剂、肠炎宁系列等产品中,通过提取工艺优化、质量控制体系升级,形成20余项专利保护。例如,肠炎宁系列相关技术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其“现代中药提取干燥集成技术”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 化药制剂技术
掌握缓控释、冻干粉针、微丸包衣等技术,如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为国内首仿品种,阿米卡星、大观霉素等原料药出口份额占40%左右 。
3. 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工艺提升与技术转化。例如,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的研发依托山东药科院的提取纯化技术。
五、市场表现与战略定位
康恩贝以“一体两翼”战略(全品类中药为主体,特色化药、健康消费品为两翼)为核心,2024年上半年大品牌大品种收入占比58%,其中肠炎宁稳居国内零售市场中成药肠道用药第一品牌 。创新药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例如黄蜀葵花口腔贴片、清喉咽含片等有望在五官科、口腔领域形成新增长点。
六、挑战与未来方向
1. 院内市场拓展难度
处方中成药入院需突破学术推广壁垒,如黄蜀葵花口腔贴片目前仍以零售市场为主,未来需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 。
2. 生物药领域布局待加强
目前创新药以中药和化药为主,生物药(如单抗、CAR-T)尚未在公开信息中明确提及,未来可能需要通过合作或并购补充该领域管线。
3. 国际化进程加速
通过海外分支机构推动仿制药ANDA申报,同时探索创新药出海机会,例如黄蜀葵花口腔贴片的国际专利布局。
总体而言,康恩贝在中药创新药领域的突破显著,尤其在经典名方二次开发和改良型新药上形成差异化优势,同时通过化药仿制药的补充完善了产品线。未来,其创新药发展将聚焦于临床价值明确的细分领域,并逐步向生物药和国际化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