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SH600848)$ 上海临港(股票代码:600848)作为上海市属国有园区开发运营龙头,通过直接投资、参股基金、产业协同等多重方式布局优质科技企业,形成了覆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领域的股权矩阵。以下是其核心持股标的及详细分析:
一、直接持有股权的优质企业
1. 壁仞科技
- 持股方式:通过参股基金青岛华芯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间接持有,青岛华芯出资5,000万元参与壁仞科技A轮融资,占基金认缴总额的24.88% 。
- 核心价值:国内高性能通用GPU领军企业,首款高端GPU“壁砺”系列已量产,支持大模型全链条需求,2025年9月估值160亿元,港股IPO聆讯预计10月进行 。
- 战略协同:壁仞科技在上海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设立研发基地,上海临港为其提供政策申报、产业配套等支持,形成“资本+基地”深度绑定 。
2. 智元机器人
- 持股方式:通过旗下投资基金上海临港策源创业投资基金 及关联基金参股 。
- 核心价值: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构建“本体+AI”全栈技术,量产下线超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2025年8月估值150亿元,创下中国具身智能赛道最大累计融资额纪录 。
- 产业联动:智元机器人在上海临港打造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双方在智能制造、场景落地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
3. 模速空间
- 持股方式: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直接持有25%股权,并主导运营管理权 。
- 核心价值: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吸引100余家企业入驻,涵盖芯片设计、模型算法等全产业链,43个备案大模型占上海市总量的61%,2025年估值超50亿元 。
- 资源整合:上海临港通过模速空间统筹超10万张算力卡、2000TB高质量语料及千亿级产业基金,形成“算力共享、场景共拓”的生态闭环 。
4. 海兰云
- 持股方式:通过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控股集团 战略投资,投前估值5亿元,具体持股比例未披露 。
- 核心价值:国内海底数据中心领军企业,在临港部署全国首个海上风电融合型数据中心(24MW),PUE不高于1.15,绿电供给率超90%,2025年估值预计突破20亿元 。
- 政策红利:受益于上海“算力高地”及国际数据港建设,海兰云与上海临港在绿色算力基建领域协同效应显著 。
二、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持有的优质企业
1. 芯耀辉
- 持股路径:通过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 间接投资,该基金由上海临港作为出资方之一 。
- 核心价值:半导体IP研发龙头,专注Chiplet技术及高速互连IP,产品已打入华为、比亚迪等50余家头部企业供应链,2025年8月估值超10亿美元,启动科创板IPO进程 。
- 技术壁垒:Chiplet技术使芯片设计效率提升300%,直接挑战美国新思科技等国际巨头市场地位 。
2. 燧原科技
- 持股路径:通过上海国和人工智能股权投资基金 及其他关联基金间接持有 。
- 核心价值:云端AI算力芯片独角兽,产品覆盖训练卡、推理卡,适配智算集群及边缘计算场景,2025年9月估值205亿元,腾讯为最大机构股东,拟A股IPO 。
- 技术突破:自主研发的“邃思”芯片算力密度达国际领先水平,已在阿里云、浪潮等企业实现规模化应用 。
3. 地平线
- 持股路径:通过上海元创未来私募基金 及上海橙临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间接投资 。
- 核心价值:车载AI芯片领军企业,与上汽、比亚迪等车企深度合作,2025年估值超300亿元,计划2026年港股上市 。
- 场景落地:地平线在上海临港设立车载AI芯片全球研发中心,与上海临港园区企业形成“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协同 。
4. 概伦电子
- 持股路径:通过上海橙临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间接投资,该基金由上海临港全资子公司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 参与设立 。
- 核心价值:EDA(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龙头,产品覆盖半导体器件建模、电路仿真等关键环节,2025年估值超80亿元,已在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206) 。
- 战略意义:概伦电子的技术突破为国产芯片设计提供关键工具,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
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
1. 鲲游光电
- 持股方式:通过关联基金参股,具体路径未明确披露 。
- 核心价值:光电子技术领军企业,专注“晶圆级光学”研发与应用,在临港实现IDM模式全产业链布局,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车载摄像头等领域,2025年估值超15亿元 。
- 技术优势:鲲游光电的晶圆级光学方案可降低30%以上生产成本,已获华为、苹果等企业订单 。
2. 维昇药业
- 持股方式:通过关联基金或子公司间接持有,具体比例未披露。
- 核心价值:生物制药企业,专注内分泌疾病治疗方案,核心产品接近商业化,2025年投后估值超10亿美元(约74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奥博资本等。
- 政策支持:维昇药业注册地位于上海临港,享受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政策扶持。
四、投资策略与价值逻辑
1. 基金矩阵布局:上海临港通过参与设立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225亿元)、上海元创未来私募基金(100亿元)、临港策源基金(10亿元) 等,形成覆盖“天使轮-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投资体系 。
2. 产业协同效应:上海临港将股权投资与园区开发深度绑定,被投企业优先入驻临港园区,享受租金优惠、政策申报辅导、产业链资源对接等服务,形成“资本+产业”闭环 。
3. 政策红利叠加:作为临港新片区开发主体,上海临港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直接受益于国家战略支持,例如大基金二期、地方产业引导基金等资源倾斜 。
4. 估值弹性显著:随着被投企业如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等陆续上市,上海临港的股权价值将进一步释放。以壁仞科技港股IPO后估值200亿元计算,其通过青岛华芯基金持有的股权价值预计超4亿元 。
五、风险提示
1. 技术迭代风险: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更新迅速,被投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存在技术路线失败风险。
2. 资本市场波动:未上市企业估值受一级市场融资环境影响较大,若港股、A股IPO节奏放缓,可能导致短期估值承压。
3. 政策不确定性:产业政策调整、国际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可能影响被投企业的市场拓展及技术引进。
总结
上海临港通过“直接投资+基金参股+产业协同”的模式,深度布局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领域,持有壁仞科技、智元机器人、芯耀辉等一批估值超10亿元的优质股权。其投资逻辑不仅在于资本增值,更在于通过产业整合构建“研发-制造-应用”的完整生态链,成为国产科技自主化的重要推手。随着被投企业上市进程加速及技术商业化落地,上海临港的长期价值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