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净值创新高,今年贡献最多就是泡泡玛特
在2025年6月底,灰姑娘基金净值为4.67,创了新高,我们再接再励。这个基金的投资组合是尽量建立在持有一些我可以发现的最可以代表中国最优秀生产力的公司,然后希望可以在一个最有意义的价格上买入。泡泡玛特在持有的时候,很长时间基本处于断电状态,但在24-25年迎来无论是产品,经营业绩,还是股价上都迎来爆发。今年对基金贡献最多是泡泡玛特,泡泡玛特可以算我们基金今年MVP了。但我最近思考比较多的,反而是泡泡玛特在21-23年经营非常低谷的时候,这家公司走过来的过程。
2025年1H财报,泡泡玛特中报取得了同比大幅增长的业绩,产品进入收获期
泡泡玛特曾经连呼吸都是错的,现在又连呼吸都是对的
我觉得现在资本市场看这家公司,就是当成神再看了,真是公司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对的,连呼吸都是对的。而最搞的是,在22年这家公司经历了利润下滑44%,23年初继续国内收入下滑,很多同行疫情恢复后23年Q1都是爆发性恢复增长,但泡泡玛特是收入下滑。现在泡泡玛特股价是260多元一股,马上300了,那时泡泡玛特只有十几元,但也没有什么人买。当时资本市场觉得这家公司做很多事都是错的,连呼吸也是错的(我记得22年有一次去泡泡玛特调研,然后泡泡玛特工作人员跟我说,又有很多写类似文章来批评我们,比如泡泡玛特最终就是一个泡泡)。对于同时经历过这个时期的投资者来说,就想起了语文课文里收录的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我后来还真重看了一遍范进中举,不得不说,张瞳演范进演的真好,当然我最喜欢他演的角色是《编辑部的故事》里的刘书友)
其实也就刚刚过去2年时间。我觉得这两种看法其实都有问题,泡泡玛特在成长过程中,有过错误和低谷,进入爆发期后,也有很多问题,但是瑕不掩瑜。另外,玩具行业的一旦产品和IP进入爆发期是非常强的,这也让这种业绩波动性加剧了。
早期给泡泡玛特做过3次潮玩节目嘉宾,在2020-2021年。那时泡泡玛特一年利润也就5.24亿。而我们买泡泡玛特最多那年,22年,泡泡玛特利润还负增长了,那年利润下滑了44%到4.76亿。那个时候给泡泡玛特做嘉宾,泡泡玛特会送一些礼品给嘉宾,我拿到最多就是labubu,我觉得泡泡玛特给我labubu做礼品,并不是因为labubu会非常火,而是那时labubu销售额增长在泡泡的众多IP里算比较慢的,所以是一种减库存。22年可以说泡泡玛特最低谷最的一年,21年和22年泡泡玛特很多产品其实都不是很成功。
图里labubu大娃是去给泡泡玛特的潮玩访谈节目做嘉宾,送的第一个labubu大娃,金色molly是给泡泡玛特做上市问答路演时送的上市特别款
21年5月去给泡泡玛特做的节目嘉宾,用泡泡玛特董事长王宁在今天25年中报业绩会时说的话,那时泡泡玛特产品和设计能力和现在还是有比较大差距
泡泡玛特在低谷时期的最大优点,人生有时也是如此
我觉得泡泡玛特在低谷时期最大的优点,或者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且不走捷径的做。他们会热认真思考一下是否是自己路线错误(事实上我觉得21-22年泡泡玛特真犯了一些小型支线路线错误),如果没有大碍,他们也不会因为外界的声音去改变什么,这个非常了不起。其实我觉得人生就和这个非常相似。人生低谷时期,很多会怀疑自己哪怕是正确的路线,但这个时候真要静下来认真思考。
很多那种进入弱势期或逆境期的公司,就是开始东学这个,西学那个,怀疑自己,看别人都好,反而忘记了自己的一些真正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和打法。有一种着急于快速摆脱窘境的心理,但往往越是急,反而越是会深陷低谷。人也是如此,低谷时期会怀疑自己。这时你要分清,你处于一个又坏到好的过程中,只是需要时间和过程,还是你真正错了。泡泡玛特董事长经常说口头禅,尊重时间,尊重经营。我觉得前提是你的经营是对的,你的时间才有意义。
泡泡玛特有两点是无论是在低谷,还是高峰时期都有变过的。(1)坚持做自己IP,不断优化自己IP签约系统和孵化系统,尽可能签最好IP,然后把最好设计资源和推广资源给最好的IP
(2)坚持把设计体系和设计水平拉倒行业最高水平,而且远高于第二名。
这两点我觉得在国内无出其右了。我非常喜欢玩具行业,对这个行业其实真算有了解了,我小学时,我妈工资是400时,能拿出80给我买魔神英雄传的模型。我觉得泡泡玛特这两点和诸多国内优秀玩具或者类玩具公司对比,真是无出其右。
我觉得泡泡玛特在20-21年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开始走一些所谓各种模式,比如万代模式,迪士尼模式,或者其他一些模式,而忽略了自己东西。而且当时设计水平是被同业追的比较紧。对比当时泡泡玛特和其他家产品线,其实主题的区分度已经比较低了。但泡泡也比较快发现这个问题,想清楚了什么是真正自己的核心。
我非常喜欢看详细记录自己训练和比赛过程和总结运动员传记。其中看的地方之一,就是看这些运动员在在比赛遇到问题,或者伤病,或者和队伍,和教练队员等等发生问题时,一个运动员在逆境中会怎么去做。我最喜欢网球运动员是李娜,我看李娜最多的时候,并不是她拿下法网冠军,而是网球管理中心允许李娜单飞之后,她遭遇伤病,换教练问题,打法问题等等,她是如何做的。也包括她法网冠军之后,再次遇到低谷时又再起来的过程。
最后
我觉得看李娜在拿到法网前那段低谷,就类似于看泡泡玛特21-22年的心情和状态。区别可能就是在于,看李娜我就是一个纯球迷和观众,而看泡泡玛特,我是一个投资者,可以从投资泡泡玛特这段时期获益,也能帮投资者获益,这也是我最喜欢投资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
@今日话题 $泡泡玛特(0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