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顶部的10个信号

用户头像
Alex价值发现者
 · 陕西  

市场今天成功站上4000点,“遥想”昨日站上4000不到一小时后就跌破,讽刺型段子就来了:

这说明大家还是很在意这种细节变化的,本质上是在关心现在是不是到顶了?还能涨吗?要不要跑路?但是多数人又不知道怎么分析研判顶部,因此只能每天活在上涨或下跌的恐惧之中。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下10大判断见顶的信号。

信号一:市场情绪极度狂热与“全民股神”现象

当你身边从不关心股票的亲戚、同事,甚至楼下的保安和菜市场的阿姨都开始热烈讨论股票,在社交媒体分享、炫耀自己的“炒股成果”时,这便是市场情绪达到顶峰的最危险信号。说明市场已经过度饱和,几乎所有潜在的买家都已经入场。这种全民炒股、全民赚钱的盛况一定是不可持续的。一周前的黄金,一定程度上有这种迹象,因此最近的崩盘是合情合理的。当然,注意是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虽然现在已经挺疯,但可以更疯。

信号二:估值水平达到历史极值,优质资产泡沫化

当大多数股票的价格远远脱离了其内在价值(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市盈率(PE)、市净率(PB)等估值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历史上的疯狂时期(如2007年、2015年牛市顶部)时,估值温度计来到90°甚至接近100°,意味着资产泡沫化已经非常严重。

信号三:货币政策与监管环境由“松”转“紧”

中国市场往往会看“政策”脸色行事,政策的拐点往往会成为市场的拐点,历史上的多次牛市终结,都与政策收紧密切相关。

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抬头时,央行会开始“收水”(加息、提高准备金率),把流动性抽走。同时,监管机构会频繁提示风险,打击违规杠杆资金等,为市场降温。

信号四:“聪明钱”大规模流出

市场上的资金可以简单分为“聪明钱”(如机构投资者、外资、产业资本)和“后知后觉的钱”(主要是散户)。包括北向资金大幅流出(外资撤退)、大股东及高管减持(内部人员抛售)、公募基金减仓等。而如果新基金发行火爆等,往往是散户在参与。聪明钱流出和散户钱流入,展示了不同玩家的见顶信号。

信号五:“勇敢者”发疯信号

两融余额可以作为“勇敢型”投资者的行动信号。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5178点,两融余额峰值2.27万亿,占流通市值57万亿的4.0%。因此我们可以将两融占流通市值的4%作为风险临界点。

当然,现在的市场容量和环境已经和当年有了较大区别,到4%也不一定意味着市场到顶了,但仍然可以作为市场火爆程度的直接指标。

信号六:龙头股见顶回落,“垃圾股”上演末日狂欢

在一支行军打仗的队伍里,最强壮的先锋部队(龙头股)如果突然停下脚步甚至开始后退,开始“饥不择食”,去炒作那些长期无人问津、基本面差、股价低的“垃圾股”,试图抓住最后的上涨机会。这通常不是战斗力增强的表现,而是阵型即将溃散的征兆。这表明市场资金无处可去、开始瞎编乱炒,预示着市场崩溃已经不远。

信号七:基金狂热发行与明星基金经理、大V被“神化”

新基金发行数量和募集规模,是市场热度的直接体现。

这个时候,基金经理往往忙于新发基金路演和“走穴”,媒体和投资者把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捧上神坛,仿佛他们拥有点石成金的魔力。市场涌现许多财经大V,大胆预测点位,指点江山。造星狂热,往往对应着市场的顶部。2021年造神运动仍历历在目。。。

信号八:居民存款与总市值比值进入低位

居民存款余额与股股市市值比一般介于1.1-2.0之间,接近1.1时意味着股市进入严重泡沫状态。当前仍然在1.8的历史高位,意味着股市市值有较大上行空间,存款还有流向股市的安全空间。

信号九:对利空麻木

在牛市初期和中期,市场对利好消息的反应是麻木的,对利空敏感。到了顶部区域,这种反应模式会彻底改变:对利空麻木,往往不愿意相信狼来了。最后在持续下跌和对利好的幻想中丧气逃顶的机会。目前的状态,对利空还是相对敏感的,只是修复能力显著增强,因此还没有见顶迹象。

信号十:股债利差

股债利差是衡量股票和债券配置性价比的指标,历史上,当债券性价比显著大于股票时,意味着股债利差分位处于低,股市显著高估,风险较大。

2015年高点和2021年高点,全A指数的股债利差分位分别是6%和12%。而当前虽然全A指数已经超过了2015年高点,但由于目前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股债利差仍在50%的腰部水平,离顶部的6%,12%还很远。

特别提示:

本文仅为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创造历史!全球首个五万亿美元上市公司诞生!# #茅台业绩出炉,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超1300亿# #光伏概念拉升,隆基绿能涨停#

$积极进取(TIAA003005)$ $日积月累(TIA08030)$$全球精选(TIAA0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