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雷达、太赫兹探测技术会成为今后军事技术的皇冠,该买谁?

用户头像
藿香正气说
 · 新疆  

在量子雷达与太赫兹探测领域,以下上市公司通过技术研发、产品落地及市场应用,展现出显著的竞争力和产业化成果:

一、量子雷达领域

1. 国盾量子(688027.SH)

技术突破: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技术转化,推出单光子成像雷达,采用单光子级探测灵敏度和皮秒级时间分辨率,实现 200 公里级远距离三维成像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其量子精密测量业务收入 2025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110%,单光子雷达已完成军工客户交付验证。

应用场景军事领域:为某军工集团提供量子通信专网解决方案,满足战术通信保密需求。民用领域:参与济南市 “颗粒物光量子雷达监测网络” 建设,部署 15 台设备,实现主城区空气污染实时监测与溯源,6 公里内准确率达 95%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产品验证:单光子雷达通过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计算成像三年优秀成果展” 认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网易

2. 光韵达(300227.SZ)

技术路径:控股子公司海富光子研发量子探测激光雷达,采用量子纠缠技术提升探测精度,产品用于大气探测、环境监测及国家重大需求。

应用进展:2025 年获得小批量订单,合作客户涉及环保部门及科研机构,推动量子雷达在低空经济和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3. 国睿科技(600562.SH)

技术实力:作为军用雷达核心供应商,其量子雷达完成500 公里级外场试验,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显著优于传统雷达。

应用场景:参与南京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联盟,将量子雷达技术融入反无人机系统和气象监测,推动军民融合应用。

二、太赫兹探测领域

1. 泰豪科技(600590.SH)

技术布局:控股子公司众为创通聚焦太赫兹组件与模块研发,产品应用于军用通信对抗及电子战系统,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 “太赫兹 & 毫米波技术与应用实验室”。

市场落地军用订单:承接军方无人战车预演项目,提供太赫兹通信组件,支撑战场数据传输与电子对抗。技术验证:太赫兹高速通信系统通过军方测试,抗干扰能力满足复杂电磁环境需求。

2. 大恒科技(600288.SH)

技术突破:牵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推出太赫兹时域光谱仪,实现工业无损检测、食品安全、医疗成像等领域的国产替代,市占率超 30%,毛利率达 58%。

应用场景工业领域:为航空航天材料缺陷识别提供检测设备,精度达 0.01 毫米级。医疗领域:与中科院合作开发太赫兹癌症筛查系统,在上海瑞金医院完成全球首例临床验证。

3. 华讯方舟(000687.SZ)

技术壁垒:全球首创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构建 “芯片 - 系统” 全产业链,拥有 200 余项核心专利,产品覆盖安检、通信、医疗等领域华讯方舟集团

市场应用民用安检:太赫兹人体安检仪获中国民航局 A 级认证,已在首都机场、博鳌论坛等场景部署,检测效率提升 5 倍。医疗合作: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共建 “太赫兹联合实验室”,开发陈皮成分分析及慢性病监测设备。

4. 同方股份(600100.SH)

技术转化: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 “纳米材料太赫兹人物同检技术”,检测精度达 0.01 毫米级,中标多个机场安检项目,2024 年相关业务营收增长 106%。

应用场景公共安全:为北京大兴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提供太赫兹安检系统,支持非接触式违禁品识别。工业检测:推出太赫兹板材缺陷检测仪,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质量控制。

5. 创远信科(831961.BJ)

技术优势:全球唯一量产6G 太赫兹测试仪的企业,产品覆盖 0.1-10THz 全频段,打破国外垄断,参与国家 6G 测试标准制定。

市场拓展车载雷达测试:太赫兹车载雷达测试设备进入特斯拉供应链,支撑智能驾驶传感器研发。通信设备验证:为华为、中兴提供太赫兹通信模块测试解决方案,推动 6G 技术商用化进程。

三、政策与市场驱动

政策支持:国防预算中信息化装备采购占比突破 40%,太赫兹、量子通信等新质战斗力领域获专项债支持。

市场需求量子雷达:预计 2030 年全球市场规模超百亿美元,主要应用于军事侦察、低空安防及环境监测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太赫兹探测:2030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美元,6G 通信、无辐射安检、工业检测为核心增长极。

技术迭代:头部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如国盾量子 2023 年研发费用占比达 82.51%,华讯方舟累计投入超 30 亿元用于太赫兹技术攻关。

四、风险与挑战

技术成熟度:量子雷达尚处于外场试验与小批量交付阶段,太赫兹芯片量产良率仍需提升。

市场竞争:国际巨头(如美国洛克希德・马丁、日本三菱电机)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国内企业需突破核心材料与设备的 “卡脖子” 问题。

合规成本:军工领域对产品可靠性和保密要求严格,企业需持续投入合规体系建设。

结论

上述上市公司在量子雷达与太赫兹探测领域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国盾量子凭借量子精密测量技术领跑军民融合应用,大恒科技华讯方舟在太赫兹产业化方面成果显著,创远信科则在 6G 测试设备领域占据先机。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技术迭代加速,这些企业有望在未来十年主导全球量子与太赫兹技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