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的投资远征与塔勒布的风险洞察|聪明财富双鉴·峰会特辑书单

用户头像
诺亚财富
 · 上海  

2025 年 7 月 31 日至 8 月 2 日,狮城新加坡星光璀璨,诺亚方舟全球华人财富管理和传承峰会暨诺亚全球巡回交响音乐会在此盛大落幕。峰会宛如全球智慧的引力场,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财智精英齐聚一堂。每一场对话都蕴含着破局的智慧,每一次交锋都彰显着探索的深度,生动诠释着诺亚 ARK 生态圈在全球财富领域的研究力与影响力。

在这场思想盛宴中,有 “黑天鹅之父” 之称的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有着对不确定性世界的深刻解构能力;而享誉全球的金融巨擘吉姆・罗杰斯,则身怀他纵横国际市场的实战智慧。他们在投资策略的剖析中融入对生活本质的思考,每一句洞见都如惊雷般启迪人心。

为了进一步回顾罗杰斯和塔勒布兼具专业厚度与人生温度的思想精华,诺亚ARK特推出「聪明财富双鉴·峰会特辑书单」。罗杰斯的书教你去哪里找机会,塔勒布的书教你怎么扛风险——这两套逻辑,恰恰是财富管理的一体两面。书单中的五本书是罗杰斯与塔勒布智慧的凝结,伴随峰会观点深读著作,将书中理论与现实经济动态联结,让知识从纸面照进现实,为财富管理与传承锚定方向。

吉姆·罗杰斯

丈量全球财富版图的投资远征

罗杰斯1942年生于美国巴尔的摩,与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并称为“全球三大投资家”,有着“奥地利股市之父”“最富远见的国际投资家”的美誉。他曾与索罗斯共同创立量子基金,凭借精准的全球布局,让基金十年间收益率超4000%。离开量子基金后,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讲授高级证券分析,更开着摩托车、越野车完成两次环球旅行——用10万英里的行程,把每个国家当作“活的股票”研究,在加油站听的闲聊、菜市场的物价波动里,都藏着他的投资线索。罗杰斯1984年首次到中国,1988年成为首位投资中国股市的外国人。

《旷野人生》

在车轮上破解投资密码

本书创作源于罗杰斯希望传递的核心理念:真正的投资远非数字游戏,而在于深刻理解世界趋势;成功需要跳出常规框架,通过亲身的实地考察和独立思考获取真知灼见。

这本书的精华也集中体现在罗杰斯标志性的“用脚丈量市场”的投资实践上。他详细记述了两次史诗般的环球旅行:上世纪90年代初骑摩托车穿越六大洲,以及世纪之交驾驶定制汽车跨越116国。这两次壮举绝非单纯的冒险,而是他“脚踏实地”投资哲学的极致体现——他深入战乱地区、新兴市场、资源腹地(如非洲矿场、东南亚乡村),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验证投资假设,从而发掘了众多被华尔街忽视的“冷门”机会(如奥地利股市、赞比亚矿业),并成功押注了亚洲崛起(尤其是中国)和大宗商品的长期牛市。他坚信“逆向思维” 的力量,主张在市场恐慌时买入被低估的资产(如其早期投资中国B股),并强调把握“长期趋势” (如农业、能源需求)的重要性。

罗杰斯直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并以实际行动(如让女儿学习中文、长期持有中国资产)和深入观察,阐述了他对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刻见解,成为本书极具价值的部分。贯穿始终的,还有他充满“冒险精神”的人生价值观——鼓励读者突破舒适区,“在别人不敢去的地方寻找机会”。他强调“永远做你的家庭作业” 的投资铁律,并以其充满激情与幽默的文字,将高风险的投资故事、惊险的旅行插曲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融为一体。

《街头智慧》

金融生存术与冒险精神

这本书是罗杰斯在全球金融危机余波中写就的实战智慧,以“写给下一代的生存指南”为初衷,融合他四十余年纵横市场的经验与跨越116国的探险见闻,犀利批判传统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倡导用街头智慧(即基于常识和实地洞察的生存能力)替代书本理论。

1. 颠覆性投资哲学——提出“做空华尔街”的逆向思维,揭露金融机构短视腐败的本质,主张通过供需失衡、政府干预、技术革命和社会变迁四大法则捕捉趋势机会,并强调“生存主义投资”,持有黄金、农田等实物资产对冲纸币崩溃风险);

2. 全球化实战地图——绘制新兴市场掘金路径:断言“21世纪属于中国”,详解内需消费与清洁能源投资逻辑;揭示非洲资源(莫桑比克天然气、刚果钴矿)的未定价潜力;看好中亚新丝绸之路枢纽国,并以朝鲜、缅甸等案例论证地缘风险孕育最高回报的悖论;

3. 人生底层逻辑——倡导以环球旅行替代传统教育(带幼女亲历战乱区与资源腹地),用历史周期律(如罗马帝国类比美国债务危机)预判经济走向,并将中文定义为“未来经济通行证”。书中更以探险家的风险管控智慧警示读者:投资前设想最坏情况,若能安睡方可行动。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姆

在不确定性中洞察风险的智者

塔勒布的人生比他的理论更传奇:曾是华尔街期权交易员,后转向学术研究,成为哲学家、统计学家。他的书从不教你“预测未来”,而是教你“不管未来怎样,都能活得更好”。在峰会上,他对于中国经济给出了判断,认为中国比欧美更能承受冲击,反脆弱性强。

《黑天鹅》

直面不确定性深渊

塔勒布强调“从实践到理论”的视角,认为传统金融理论基于正态分布和不切实际的假设,无法映射真实世界的风险结构。他指出现代世界因“连通性”和“可扩展性”呈现“黑天鹅”特征,即小概率事件产生巨大影响。塔勒布以 “黑天鹅” 喻指小概率、大影响的不确定性事件,那些“事前想不到,事后吓一跳”的事。塔勒布的思想来源于他个人的真实经历包括黎巴嫩内战(颠覆 “稳定预期”)、1985 年广场协议(汇率波动远超理论预测)、1987 年股市崩盘(单日下跌 23%,验证小概率事件的巨大影响)。

残酷的真相在于人类总以为“过去发生的,未来还会重复”。我们往往用过去的经验给未来画框框,用故事简化复杂世界,却忘了世界的本质是“意外说了算”。

黑天鹅理论还涵盖“赢家通吃”的效应,资源高度集中,且风险传导因连通性而加速。比如金融领域1%的公司占比超一半市值;谷歌等企业可在短时间内主导全球市场。

塔勒布的解药不是教你如何预测黑天鹅,而是让你通过分析系统的“脆弱性结构”(如高债务、供应链集中),可预测“什么会崩溃”,只是无法确定“何时崩溃”。预测不求精准,而为了让自己在动荡中更有韧性。

《反脆弱》

在震荡中越长越壮

如果说《黑天鹅》是教你“躲坑”,《反脆弱》就是教你“把坑变成台阶”。它给出了世界应对不确定性的底层逻辑:脆弱的事物在波动中崩溃(如精致的瓷器摔即碎),强韧的事物能抵抗冲击却难以成长(如坚硬的石头历经风雨仍原样),而反脆弱的事物则像肌肉,在适度拉扯中变得更强健,在混乱和意外中反而能汲取能量。与脆弱性相反,反脆弱的事物能从波动中受益,收益会“加速放大”。比如风会吹灭蜡烛,但能让火焰越烧越旺;经济或资产在冲击后反而增强韧性。

那些看似稳定的 “过度优化” 往往暗藏危机 —— 就像长期走平路的人突然遇到陡坡会摔跤,而常走崎岖山路的人反而更稳健;企业若一味追求效率而砍掉所有冗余,一场突发危机就可能让其瘫痪,反之保留适度弹性、拥抱小范围试错的组织,却能在市场波动中抓住新机遇。

所以塔勒布强调,反脆弱并非被动承受,在现代世界的脆弱性加剧的背景之下,应该主动构建能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系统。

《随机漫步的傻瓜》

别把运气当本事

塔勒布在书里讲了个故事:有个交易员连续10年赚钱,被奉为“股神”,直到一次偶然的市场波动,他赔光了所有钱。原来他的“成功”全靠押注“市场永远涨”,只是刚好赶上了牛市。这像极了现实中某些投资者:买了支翻倍股就觉得自己是“投资天才”,却没算过“瞎买也有50%概率赚钱”的概率账。

《随机漫步的傻瓜》像一面哈哈镜,照出人们对 “运气” 的集体盲区:赌场里连赢十把的赌徒,未必有什么绝世技巧,只是刚好踩中了概率的浪花。塔勒布用荒诞案例告诉我们,人类总爱给随机事件套上 “因果逻辑” 的外衣,但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被随机性主宰的世界,短期的成功里藏着大量运气成分。

在概率面前,承认自己“很普通”反而更安全。别让偶然的成功冲昏头脑,也别让随机的失败击垮信心——毕竟,长期活在市场里的,都是懂“运气不可靠,体系才可靠”的人。现代世界因连通性呈现 “黑天鹅主导” 特征,需通过识别 “脆弱性结构”、采用反脆弱策略(如杠铃策略、配置硬资产)应对风险;中国经济因增长潜力和抗冲击能力,比欧美更具反脆弱性,投资者可适度承担风险。
$诺亚控股(NOAH)$ $诺亚控股(06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