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控股CEO殷哲出席
2025下半年诺亚CIO报告发布会暨秋季投资策略会
今日,我们的第十期CIO报告——《诺亚控股2025下半年CIO办公室报告》,在秋季投资策略会上正式发布。本期以“双受益资产 三支柱配置”为主题,聚焦全球经济范式的深刻转型,旨在帮助财富管理者构建兼具现实性、前瞻性与灵活性的资产组合,从容穿越不确定性周期,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与长期守护。
不久前举行的诺亚方舟全球华人财富管理与传承峰会上,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已提前亮相并引发热烈讨论。其中,诺亚控股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汪静波女士提出的——“我们正在走入一个由‘科技型通缩’主导的资本新时代”——更是在财富管理领域引起了广泛共鸣。
我们的CIO报告持续受到关注,不仅因为历期观点在市场中屡获验证,更因为它承载了诺亚ARK一贯的初心:与客户共同洞察全球格局的变化、提供穿越周期的配置建议。这份初心源于我们长期坚持的“以客户为中心”价值观,也是诺亚ARK兑现“财富之上,更见人生智慧”的真实注脚。
什么是“科技型通缩”?在新宏观背景下,如何搭建有效的资产配置框架?发布CIO报告的契机是什么?财富管理的核心要义又是什么?诺亚ARK的全球化意味着什么?
围绕这五个关键问题,我们特别邀请汪静波女士亲自解读。正如她所说:“通过构建新的认知,来决定未来的投资。如果认知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财富就可能无法实现代际传承的目标。”
市场瞬息万变,而我们与您携手同行、共同成长的初心始终不变。
Q1 这次CIO报告的开篇,您提出了“科技型通缩”这个概念,能否展开谈谈“科技型通缩”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汪静波 自2020年以来,全球步入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时代。地缘政治正从背景音乐成为主旋律。供应链重构持续深化,货币政策在宽松与紧缩之间大幅摇摆,使传统投资逻辑频频失效。
在天平的一边,我们看到全球央行对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投资者需要跑赢持续增长的M2。在天平的另一边,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清洁能源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经济结构—信息、计算与能源的边际成本,正快速逼近“零”。
在加拿大经济思想家Jeff Booth的《明日的代价》(The Price of Tomorrow)一书中,他提出了技术通缩的观点。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对应更便宜的产品价格。当技术通缩成为一种新型增长逻辑,价格下降不等于经济衰退,而是财富和效率的再分配。
过去财富管理的核心目标,是跑赢“通胀”带来的资产损耗。然而接下来的20年,财富管理者必须理解科技型通缩、并且在资产配置中加入技术通缩受益的资产。
Q2 在这样一个新的宏观背景下,我们又应该如何做有效的资产配置?
汪静波 当我们所处的时代,进入一个通胀和通缩并存的“双轨结构”时,资产配置不再是简单的“多/空”判断,而是要理解并利用这对并行的张力—在现实中对冲通胀,在未来中捕捉通缩红利。
首先,通胀资产的“现实锚”依然重要。过去几年,全球大规模货币扩张与财政刺激,带来了全球资产价格的膨胀。原材料、房地产、安防、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成为资金的避风港。
除此之外,地缘政治、人口老龄化、能源转型、财政赤字货币化等问题,又引发了结构性通胀。因此,资产配置的底层,依然要保留较大比例的通胀受益型资产,以应对过度货币和财政扩张所带来的冲击。
其次,科技通缩受益型资产,正从边缘幻象走向资本主轴。科技型通缩具有两个核心特征:1)正向循环的成本下降机制。通过成本下降推动服务、生产和交付,从而带动成本的进一步下降;2)边际用户无限化。AI与平台化架构打破服务边际,从“企业客户”延展至“连接节点”。
我们建议投资者通过AI相关的产品、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化货币、绿色能源、自动化等方向,配置科技通缩受益型资产,并可规划在未来3-5年逐步将其提升至总配置的约30%。
最后,具有灵活性的桥梁资产,能够帮助我们缓冲波动,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资产的机动性。例如美国团队正以稳定币为基础设计对应的创新产品,帮助美国通道的高净值投资者寻求相对稳定的利息收益,同时还能通过分批定投的方式逐步协助投资者实现数字货币的配置。
此外,流动性私募产品、全天候多策略类产品、结构化投资工具等,虽然属于复杂的投资产品,但对于拥有高净值且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专业投资者而言,属于可考虑配置的桥梁资产。
Q3 大多数财富管理机构都不去写CIO报告,这类买方报告更多是资产管理机构的产品,是什么契机让您想到推出CIO报告?
汪静波 2022年第一次推出CIO报告以来,我们至今已经发布了十期CIO报告。推出这份报告的初衷,是希望把资产配置建议和对未来世界的变化,分享给我们的客户。
我们一直强调财富管理中的“未来观”。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许多客户对未知的世界是惶恐的。在一年两次的CIO报告中,客户能够了解世界正在发生的主要变化。通过构建新的认知,来决定未来的投资。如果认知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财富就可能无法实现代际传承的目标。
Q4 财富管理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汪静波 财富管理的核心要素,和这个行业独有的特点息息相关。
财富管理离钱很近,但我们管理的是他人财富(manage other people’s money)。这样的特点,会产生代理人风险,所以财富管理者需要具备极高的道德感。能够在一次次经济周期中,存活下来的财富管理人,一定是坚守了很高的道德底线。
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财富管理追求总体最优,需要形成足够的资产类别宽度。资产管理追求的是每一步最优,需要对某一类资产或公司形成足够的深度。诺亚控股在CIO报告中,反复强调用全局观构建资产配置组合。我们并不是一个简单销售产品的公司,而是根据客户的目标和实际情况提供一篮子产品解决方案。
财富管理也需要提供“温度”,并不是冷冰冰的金融。我们强调用专业成就关爱之心,注重和客户之间的情感连接。诺亚控股的许多活动,都是从真实、温暖、专业的角度出发。
Q5 过去几年诺亚控股在海外建立了多个办公室,能否谈谈诺亚控股的全球化?
汪静波 诺亚控股的全球化,和客户资产配置的全球化息息相关。在今天宏观世界的变化中,贸易的全球化或许结束,但资本的全球化刚刚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客户开始出海。
我常说,信任源于重逢。每一次相聚,都是一场价值的共鸣。通过在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区开设办公室,能够和出海的客户在不同的地域重逢。
我们不仅仅是简单地从中国出发、走向世界,更是用“在地全球化”战略,提升全球视野下的本地深耕能力。在每一个出海的地区,我们都提供了本土化的产品和服务。而且,我们在服务效应的速度和对华人客户的理解程度,能够做得比海外私人银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