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赋能:企业全球化的破局路径与增长新机|诺亚ARK峰会特辑

用户头像
诺亚财富
 · 上海  

2025年8月1日,诺亚方舟全球华人财富管理与传承峰会在新加坡圆满举行。作为诺亚ARK首个全球华人财富管理年度IP盛会,我们致力于打造一场兼具前瞻视野与实践价值的洞察之旅,助力投资者探索时代变局中的财富管理新范式。

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家、投资家、家族办公室领袖、国际资产管理机构高管、经济学者及行业精英齐聚一堂,众人围绕行业焦点议题深入交流。多场聚焦结构性变革与创新驱动的圆桌讨论,持续迸发思想碰撞的火花。

峰会尾声,焦点落于企业出海议题。GLORY 首席执行官高扬女士发表主题演讲,深度分享对中国企业出海浪潮的洞察与思考。随后,以 “新加坡赋能:企业全球化的可行路径与增长契机” 为核心议题的圆桌论坛精彩开启。本场论坛由《财经》杂志副主编陆玲主持,博士眼镜创始人兼董事长刘晓、药明合联副总裁胡骏、新加坡交易所集团大中华区资本市场主管谢采含、罗兵咸永道有限公司税务和商务咨询团队私人客户及家族企业服务合伙人陈楚凡、科锐国际东南亚区域业务负责人吴拯仲等多位跨界嘉宾齐聚,围绕中国企业出海新加坡的实践难题与破局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在企业出海与家族传承的

交汇点成为价值共生者

圆桌讨论开场前,诺亚旗下GLORY首席执行官高扬特别为本场圆桌讨论做了开场致辞,她提到,企业出海是近些年的热点,但同时也有挑战和不确定性。

一方面出海有市场扩张、客户需求、转型升级以及配套服务等因素驱动,另一方面,出海在战略部署、业务依赖、合规了解、品牌本土化等方面充满挑战。高扬特别强调,出海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税务问题,目前全球税务监管力度加强的背景下,出海目的地选择非常关键,对诺亚来说,新加坡是比较好的全球总部选择地。

伴随中国企业出海潮,诺亚也积极布局出海,通过领先的跨境服务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除资产配置外多维度的综合服务,为客户出海保驾护航。在高扬看来,作为金融企业,合规经营是出海过程中首要关注的指标,同时,打造一支专业务实且尊重本地文化的团队,才能融入当地市场。此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打造符合华人文化的让客户感受到温暖的品牌也非常重要。

“希望在企业出海与家族传承的关键交汇点上,成为各位诺亚合作伙伴的价值共生者和陪伴者。”

企业出海,新加坡有何优势?

在随后的正式圆桌讨论开场环节,主持人陆玲女士抛给了现场所有参会嘉宾一个互动问题:

从企业家视角看,您认为新加坡哪项优势最具决定性吸引力?

陆玲指出,这些要素不是单选题,而是共同构成新加坡成为中国企业出海选择的综合考量。随后,她邀请各位嘉宾从实战经验出发,分享各自对出海为何选择新加坡的理解和看法。

博士眼镜创始人、董事长刘晓

博士眼镜创始人、董事长刘晓提到,他二十六年前第一次来到新加坡时就充满了憧憬,这二十六年来新加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新的全球金融中心。对于出海,他认为应该人才、资金都能实现出海,通过诺亚帮助企业更好地在新加坡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药明合联副总裁胡骏

药明合联副总裁胡骏表示,药明合联从成立之时就已经决定要做全球化布局,并在新加坡开始计划建设基地。为什么选择新加坡?胡骏认为主要有三大理由:第一,药明合联本来的战略就是要出海,所以在多年前就已经想好了在东南亚尤其是新加坡布局;第二,新加坡在全球供应链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三,新加坡政府非常支持,同时新加坡的人才聚集优势也非常有利,这对药明的生产和研发非常关键。

科锐国际东南亚区域业务负责人吴拯仲

提到新加坡的人才优势,作为服务中国企业出海的人力资源专家,科锐国际东南亚区域业务负责人吴拯仲表示,新加坡是一个比较好的全球化企业的国际总部所在地,在税收、人才方面的法规比较完善。同时,吴拯仲提到,企业出海可以打造“人才双引擎”模式,即高端人才聚集的新加坡总部加多语种人才的马来西亚成本中心。

罗兵咸永道有限公司税务和商务咨询团队私人客户和家族企业服务合伙人陈楚凡

在税务方面,罗兵咸永道有限公司税务和商务咨询团队私人客户和家族企业服务合伙人陈楚凡从2019年开始观察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趋势:新加坡是一个精英化、制度规范且效率很高的国家。在单一家族办公室税收优惠政策推出之后,有不少高净值人群和企业家选择到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新加坡在促进金融巿场发展方向也推出了可变资本公司(VCC)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此外,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还针对企业推出国际或地区总部计划等激励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获得低至5%的企业所得税率,对于出海企业具有吸引力。陈楚凡也提到,关税战下,制造业企业利用新加坡进行合理的全球布局,能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大中华区资本市场主管谢采含

谈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到新加坡二次上市,新加坡交易所集团大中华区资本市场主管谢采含表示,上市对于企业来讲,本身就是一个在新加坡建立名声的重要方式。从二次上市的角度,谢采含提到新交所最近也开放了对A股上市公司到新加坡二次上市的政策,接收到了很多咨询,无论是对当地员工做股权激励、还是实施融资并购、甚至打造一个真正的国际品牌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企业出海如何行稳致远?

在随后的对话中,嘉宾们就各自出海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进行了分享与探讨。

胡骏谈到,最近几年,中国的创新药研发已经走在了世界前端,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胡骏提到,药明70%以上收入来自海外客户,虽然起初基地和产能都在国内,但现在将此进行了出海。新加坡政府很看重高端创新药的机会,也在产业落地、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了积极支持,药明的新加坡基地将作为海外产能与人才平台支持全球客户服务。总结起来,药明的出海模式就是技术输出加国际化产能加本土化服务的出海模式。

刘晓分享了博士眼镜如何抓住并赶上了AI眼镜的机遇与浪潮,他提到AI眼镜是万亿级的市场,很多人工智能的场景都离不开AI眼镜,必须抓住技术转型的机会。同时,刘晓期望借助到新加坡出海甚至上市将东南亚市场做起来,使得公司市值能够更进一步得到提升。

谢采含从合规、再融资、流动性、税收优惠、信息披露制度、上市费用补贴等方面对帮助企业到新加坡二次上市作出了解释。她表示,A股企业到新加坡上市后在合规方面可以遵守A股规则,一套合规同时满足两个市场的上市要求,对企业来讲降低了合规成本。同时,新加坡的再融资规则相比A股也比较简便,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融资。谢采含还提到了帮助企业获得流动性的措施,包括新加坡财政部拨款50亿新币通过基金形式投入二级市场。此外,新交所在监管端会不断优化流程,帮助企业以更国际化的标准改善企业治理,建立全球化的国际形象。

对于企业出海过程中如何进行全球化人才配置,吴拯仲表示,第一步要对当地法规和人才薪资结构有足够了解,然后再去组建团队。从新加坡的人才引入政策来讲,更倾向于引入高端人才,可以免除劳工税,这对企业将高管人才转移到新加坡会有很大吸引力。此外,吴拯仲还从财务税收、资本角度谈到了企业新加坡出海可以借鉴的一些经验。

陈楚凡则从税率角度给予企业出海一些建议,她认为同样以低税率著称,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其实没有哪个更好,而是哪个更合适。如果企业想走得更远,特别是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客户更多在欧美,关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到以新加坡为主的东南亚市场,进而拓展国际化的市场,会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战略部署

最后,在新的全球形势下企业出海如何行稳致远,嘉宾们给出了各自的见解。吴拯仲认为,企业出海应前提充分调研,借助专业机构,以新加坡作为区域甚至全球总部,去辐射东盟的成本中心。胡骏认为,新加坡不是地缘政治的避风港,应是长期战略的一部分,落实到决策的每一步。谢采含认为,出海并不代表把产品或服务带出去,更应是在海外市场建立一个国际化的形象。陈楚凡认为,企业要在透明合规的基础上成为一个税务优惠地的税收居民,尽快采取行动,同时需要有一个可信赖的专业人士朋友圈来提供支持和服务。刘晓则表示,心动不如行动,要真真正正地把出海的行动付诸实践。
$诺亚控股(NOAH)$ $诺亚控股(06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