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材料(SZ002756)$ 宜春市的云母矿真正问题在于矿石含锂铷铯等战略资源,必须回收率达标,否则就是对矿产资源的浪费。锂铷铯回收率都需要大于85%。
强制层面:通过采矿证标注绑定“三率指标”、环评批复设定回收率红线(≥85%),并以矿证续期为抓手处罚未达标企业。宜春只有永兴材料大于85%了($宁德时代(SZ300750)$ 铯铷回收率不达标,应该不仅仅是到期不续期原因)
2025年9月30日:江西储量报告核查完成后,未达标企业采矿证可能不予续期,倒逼技术升级。
全国性标准制定:预计2026-2027年出台《战略性伴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设定铷铯回收率底线(如≥85%)。
结论:宜春模式或成全国范本,但企业分化加剧
强制回收的核心在地方执行:国家政策提供框架,宜春通过 “采矿证续期”这一杀手锏,将回收率与生存权绑定,实际效力远超国家原则性要求。
企业生死线已明确:
头部企业(如永兴)以技术优势实现回收率>90%,合规与盈利双赢;
中小厂若未在2025年9月底前通过技改或合作达标,将面临矿证失效风险。
资源浪费的终结倒计时:随着宜春监管闭环形成(采矿证+环评+矿证续期),锂云母提锂“只采锂、弃铷铯”的粗放模式即将终结($江特电机(SZ002176)$ 铷铯回收率低,反映在碳酸锂成本上就是成本高于10万,而仅仅加工锂盐亏损会收窄),技术能力取代资源禀赋成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