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jiancai: soho中国是此类最佳样本,散售一部分平衡现金流,一平米十几万卖给没见过世面的煤老板,为了散售,结构一塌糊涂,管理也跟不上,市场下行,小业主纷纷砸价,租金砸到2块钱,结果它自持的主楼,也被拖下水,租金一降再降,小潘散售的打法非常厉害,大师捆绑设计,地标建筑,然后用乞丐版的建安成本,盖个样子货,高价卖掉回收成本,但是,这种东西,时间一长,就露馅了。//@jiancai:回复@Grando:个人可以永远不碰写字楼这种资产,因为这个楼宇的长期价值,来自于良好的租户管理和资产维护,一个散售的楼宇,是无法做到这个的,最好的写字楼,里边租户都是世界五百强,金融,保险,证券,奢侈品,药品研发,企业总部等等,你散买的小户型,永远找不到这些租户,政府为了落税,会疯狂盖新的普通写字楼,并且给租赁装修补贴,导致租户迁移到新的楼,恶性竞争,最后租金和库房差不多,所以有些银行就不做这种贷款,风险太大了,真正的好写字楼,必须是核心地段,核心楼宇,租户结构得是绝版的那种,你看香港普通办公楼租金一塌糊涂,也挡不住香港交易所天价买楼,对冲基金天价租楼,最强的租户,是能吸收经济周期波动的,租金才能稳定,当然,供应也影响很大,中国的写字楼盖的太猛了(地球史诗级的供应),这严重影响供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