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科技 :机器人价值重估报告:被严重低估的智能制造隐形冠军,合理估值存400%上行空间】
领导好!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对合力科技的定价存在严重偏差,公司凭借四大战略级业务布局,正从传统模具制造商向智能装备平台型企业蜕变。结合产业链协同价值与增量市场空间测算,公司合理估值应较当前水平存在4倍以上重估空间,核心逻辑如下:
一、人形机器人赛道卡位全球顶级供应链,技术壁垒构筑估值护城河
公司作为国内极少数实现机器人核心关节件全场景渗透的供应商,已完成从T2到T1的产业地位跃迁:①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中,已通过MZ实现摆臂、大关节机壳等核心结构件稳定供货,单机价值量达1200-1500元;②作为智元机器人T1供应商,独家供应关节机壳及运动结构件模块,单台价值突破3000元;③与日本纳博合资成立的机器人公司,将实现RV减速器国产化突破(全球60亿美元市场,国产化率不足15%),预计2025年形成20万套/年产能,对应营收规模超15亿元。
二、新能源汽车超级风口铸就第二增长极
公司深度绑定两大智能电动车龙头:①作为小米汽车一体化压铸模具独家战略伙伴,当前6800T超大型模具已实现量产交付,按规划产能测算,2024年将交付4-5套模具(单套价值量1.2-1.5亿元),对应6-7亿元增量收入;②比亚迪业务调整带来的短期阵痛已充分释放,2025年新获蔚来、理想等客户订单将推动压铸业务重回50%+增速轨道。
三、人机协同生态构建超额收益预期
公司通过”核心部件+整机集成”双轮驱动,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形成独特竞争优势:①微关节产品已实现对鸣志电器稳定供货,切入医疗机器人供应链;②与日本纳博合作的关节模组项目预计2024Q4投产,达产后可满足10万台人形机器人配套需求。参照特斯拉Optimus量产计划,仅该业务潜在估值溢价即达80-100亿元。
四、业绩拐点与估值剪刀差凸显投资机遇
2024年公司受业务结构调整影响PE暂时承压(动态PE 25X),但2025年随着机器人业务放量(预计贡献营收超20亿元)+小米汽车独供协议执行(营收占比提升至35%),净利润有望爆发至6-8亿元。对标拓普集团(汽车零部件PE 40X)、绿的谐波(机器人PE 80X)的估值体系,给予2025年20XPE对应市值120-160亿元,较当前市值存在4倍以上成长空间。
建议领导高度重视这家在智能制造领域完成”汽车+机器人”双产业闭环的隐形冠军,当前市值尚未反映其技术储备与产业卡位价值,强烈建议底部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