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消息
这周的光伏硅料行业,信息太多了。
先是路边社小作文,然后是协会辟谣。
再是路透社报道和UBS纪要。
这些大家应该都看到了。
我手里,可能比大家多了一份信息,是某私募机构用户球友提供的调研纪要。
路边社小作文就不提了。
路透社和UBS的信息源都是协鑫的人,而某私募机构的信息源是协会高层。
综合来看,有一致的地方(产能收购这事在推),有矛盾或是不清晰的地方(收购细节,还有收购后的产销量分配机制)。
我眼中的重点-节能监察
但这些,都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熟悉一非风格的都知道,复读机一样传送消息不是我的风格,加入思考捋清逻辑才是。
今天我想聊的,恰恰是大家讨论比较少的,关于昨天发的节能监察的消息。
这个事情,非常重要。
为什么重要呢?分析来了。
首先,这个事情,很急。从发布到结果报送,仅有2个月时间,要监察各地共41家多晶硅企业。
然后,也是更加重要的,是2025年原计划中并不存在对多晶硅行业的节能监察,这是临时加的。
说起临时加,大家应该就理解为什么重要了,不便多说。
在这个行业落后产能收购的节点,上层来搞这么一出,意味明显,就是要通过能耗分布情况来确定淘汰哪些产能。
在《拟定协鑫科技为多晶硅综合能耗1级,没有之一》中,我详细分析了协鑫科技的能耗优势,却没有写能耗优势的作用。主要是我习惯于一篇文章尽量捋清一条逻辑表达一个主题思想并省略无关信息(这样读起来会更加易懂,写文章写完别人看不懂就没意义了)。
这里稍微展开说说。
目前的能耗标准是这样的。
相当于3级标准之外的,禁止生产(立马淘汰),符合3级标准的则很可能面临在下一次标准修改后被淘汰的风险。
另外,标准规定,新建或改、扩建的需要满足2级标准。
但是,目前的标准是被人诟病的,太宽松了。现在得产能过剩很大程度上与这份标准当初订得太宽松有关。下一份标准将会严格很多,甚至不排除符合1级标准才能新建或改、扩建的可能性。
后续的发展
产能收购固然重要,收购后的产销量配额机制则更加重要。
但这些东西都是谈出来的,并没有强制性。
在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面前,如何尽量保证谈判的顺利进行?就要靠这些顶层限制。顶层限制越严格,谈判就会越顺利。哪怕最终谈判仍旧没有结果,那么顶层通过限定硬性指标淘汰产能的方式本身也是一种优胜劣汰,好过盲来一刀切。这里要为顶层的设计点赞!
我反复说,这次反内卷并不是搞计划制。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主要抓手,辅以各行业的细分规定,保持市场化竞争特点,加速优胜劣汰,才是这次反内卷的本质。
而作为投资者要做的,就是买入真正有竞争优势的标的,这一逻辑从未改变。
综合顶层的种种行动迹象,事情一直在朝着我预测的方向发展。
声明
本人持有协鑫科技,仅分享个人思考,非荐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