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会谈背景与稀土议题的关联性
稀土是中美博弈的核心筹码
战略地位凸显:中国控制全球稀土冶炼分离产能的92%(中重稀土占比更高),而美国军工(如F-35战机需410公斤稀土)和新能源产业高度依赖中国供应。美国虽试图本土化(如MP Materials扩产),但冶炼技术断层使其短期内无法摆脱依赖。
中国管控手段成熟:中方通过出口管制(如2025年4月对7类中重稀土管制)精准反制美国关税施压,同时以“定向宽松”对欧洲放行,分化美欧供应链。若瑞典会谈推进稀土贸易正常化,将直接缓解美国产业链危机。
会谈延续“伦敦框架”的共识
6月中美伦敦会谈已达成“双向解禁”原则:中方依法审批稀土出口,美方取消部分对华限制。瑞典会谈将进一步细化执行细节,稀土出口审批加速是大概率结果,尤其对民用领域(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的供应。
⚖️ 二、对稀土行业的直接影响
需求端:出口放量带动业绩增长
美国企业库存告急:通用、福特等库存仅剩2-3周,特斯拉甚至考虑将产线迁至中国。若会谈后中方放宽审批,美国短期采购需求将激增,稀土企业订单量价齐升。
价格支撑强劲:美国防部与MP Materials签订10年协议,保障钕镨稀土最低价110美元/公斤(79万元/吨),远超国内价格,为中国稀土出口提供溢价空间。
供给端:政策管控维持稀缺性
中国持续严控稀土总量指标,国安部近期打击稀土走私,进一步巩固供给主导权。即使对美放宽出口,长期价格仍看政策节奏,避免资源贱卖。
📊 三、资本市场与板块表现
稀土板块已进入戴维斯双击周期
业绩验证:2025年上半年,北方稀土净利同比增1883%~2015%,金力永磁增151%~180%,行业量价齐升趋势明确。
估值重塑:美国防部、苹果等巨头战略入股稀土企业(如MP Materials股价翻倍),凸显战略资源稀缺性,中国稀土龙头(如北方稀土、盛和资源)有望同步重估。
短期波动与长期逻辑
7月23日稀土永磁板块微跌0.41%,但主力资金流出或为会谈前观望情绪所致。若瑞典会谈释放积极信号,板块有望快速反弹,关注政策敏感度高的标的(如资源端的北方稀土、永磁端的金力永磁)。$北方稀土(SH600111)$ $盛和资源(SH600392)$ $稀土永磁(BK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