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暴利,顶级生意,绝对是全球最好的公司,张坤、高瓴、外资土豪抢破头

用户头像
价值事务所
 · 重庆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第1967篇原创文章。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在之前茅台的文章中,所长讲了为什么茅台自始自终都是那个最稀缺、最确定的存在,没读过文章的朋友强烈推荐通过传送门回去学习,如此你才能更好的学习今天的文章。

总的来讲,似茅台这样的高端白酒产量有限,哪怕“年轻人不喝白酒”,哪怕总人口趋势在下降,茅台们的那点点产量也无法让每一个想喝白酒的人喝得起、喝得上,换句话说就是供给有限。

另外,长期来看,茅台们的受众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有钱的

关于这个略微解释一下,一方面,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有能力消费茅台的人越来越多,几十年前只有金字塔尖的小部分人可以消费茅台,但现在正常的中产家庭偶尔也能够喝上几回,也能够拿去去送人,这是因为大众财富在增加。

另一方面,受益于咱们国家的崛起,中国的高端白酒将跟着中华文化以及各类其他产品一起走出国门,国人的茅台总有一天会成为世界的茅台,就好比在国内的山姆超市也能看到人头马路易十三、轩尼诗陈酿14年等名酒一样……

甚至,如果眼光再放长远一点,在AI全面落地的未来,必然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那时候什么东西都能很好地造出来,一切都会变得不值钱,值钱的就只有稀缺

PS:这里也单独解释一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先进技术的助力下,许多原本难以生产制造的商品产能大幅提升,市场供应变得愈发充足。比如一些曾经工艺复杂的电子产品,在新技术普及后价格便一降再降。

所以,茅台们“永续性”增长、“永续性”提价的逻辑是相当顺畅的,哪怕管理层啥也不干也可以躺赢。而且,越往科技繁荣昌盛的未来走,茅台们的投资价值就愈会凸显

这里我们先讲一下茅台们的一个超级bug——陈年属性究竟是怎么回事,后文再介绍一下为什么茅台们无法复制。

01

价值事务所

白酒的超级bug——陈年属性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基本上只有白酒会越放越香?很少听到有人说什么啤酒越放越香或者葡萄酒越放越香(个别可以,绝大多数不行),这种越放越香的属性叫做“陈年属性”,不是所有酒都具备陈年属性的,通常来说,像白酒这样的烈酒才更容易陈年(前文提到的来自山姆超市的至少陈酿14年的轩尼诗也是烈酒),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烈酒的酒精含量高,不容易变质

至于为什么白酒越放越香,咱们的中医对此其实有很好的解释,中医认为陈化会改变其性味,新酒火气盛,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性热,在中医看来并不那么适合饮用,因为喝了容易上火(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如此)。而陈年白酒的火气会随着时间减退,辛烈之性减弱而温性渐纯,10 年以上的陈年白酒,中医就认为属于 “性温而和,能活血而不燥,通经络而不伤阴”、适合部分人饮用的好东西了。

如果大家去问一下那些喝过陈年白酒的人两者的区别,他们基本都会说“陈年酒比较柔和,入口比较舒服”。当你能感受到柔和的时候,当你入口不是一下子被“辣”所吞没的时候,自然就可以品到它的“香”了。

这里也额外提一句,为什么前面所长讲的是部分人,因为哪怕是 “性温而和,能活血而不燥”的陈年白酒,其实也并不适合所有人饮用,更不能多饮。再好的东西,也不是对每个人都好,也不是越多越好

有人曾经跟所长吹嘘自己的养生大法,即每天一颗安宫牛黄丸。当时所长白眼都要翻到天上了,安宫牛黄是干啥的,是救命药,救命药的意思就是不到生死关头不要沾,不然人家怎么叫救命药不叫保健药?别说这种救命药不能天天吃,哪怕是一般的保健药(像阿胶之类)也不可以天天吃呀,而且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

这种陈年属性,真的可以说是白酒的一个超级大bug,因为这就相当于没有保质期,而且越放越值钱,这也是茅台们拥有金融属性的重要原因

不过陈年属性也不是所有白酒都有的,像那些度数稍低的低度白酒,比如现在比较受年轻人追捧的江小白就几乎不具备,长期存放不仅难以提升风味,反而可能导致品质下降,因为他们的低度基本都是加水稀释(个别稍低度一些的高端酒是通过把不同度数的基酒勾兑而成,不在讨论范畴内)。

换句话说就是,具备陈年属性的白酒,基本都是高度数、纯粮发酵的优质白酒

另外,像江小白那样的稀释酒,不仅不具备陈年属性,在中医看来是垃圾中的垃圾,因为水湿混入后会导致酒湿并存,造成 “温通之力不足,反易困脾”,对绝大多数人都非常不友好。

02

价值事务所

为什么茅台们无法复制?

好了,讲完优质白酒相比其他行业最bug的存在——陈年属性,我们现在来看看为什么茅台们无法复制。

首先讲一下酱香型白酒的开创者茅台,茅台的酿造工艺可以说是所有白酒中最复杂的。简单一点可以用“129875”来概括,即1年的生产周期内要做两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和7次取酒,然后送到专业的存储环境中存放3年,最后再用不同轮次的基酒进行勾调,继续存放一年才能上市,也就是说,一瓶茅台的整个生产周期是5年

但4年陈放时间其实还算不得长(第一年是制作),酒性还是比较烈的,所以老酒客都知道,当年新产的茅台一般都要再放上个几年,最好一共放个10-15年,那就是比较好的赏味期了

你看,假如你想复制茅台,哪怕工艺都抄到了,也还需要搞一大堆陈年老基酒才行,最后需要用不同轮次的基酒进行勾调,更何况还得有赤水河的水这种独特资源,这相当于只能动用国家级资源才有可能,可人家茅台本就是国营,所以,嗯,难以复制。

退一步讲,哪怕调动了国家级资源可能都很难办到,因为当年周总理想复刻最后也失败了。当年复刻还是选定的环境条件与茅台镇较为接近的遵义北郊十字铺,可最后还是酿不出来。

所以,可以理解为茅台就是独一份,无法复制。

茅台的特殊,主要特殊在它的工艺和环境(前者其实相对还好说,也能复制,后者才是真的难,茅台离了茅台镇、离了赤水河水现目前好像就是酿不出来),不过,除了茅台外,其他几家头部白酒也基本无法复制。

为啥呢?

这里先讲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的特殊是最好理解的,因为它非常依赖老窑池,咱们的古语早有言,“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由于老窑池数量有限,搞不出来,浓香型白酒领域这么多年基本没有什么有分量的新玩家出现(新玩家有,但有份量的却没有)。

五粮液为例,五粮液有好几万口窑池,其中600年以上窑龄的就有59口,最早的一口甚至起源于1368年,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完好且连续使用至今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窑池。

泸州老窖亦然,为啥泸州老窖的拳头产品叫国窖1573呀?因为人家有个1573国宝窖池群,这个窑池群(请注意这个“群”字),是1573年也就是明万历年间开创的。

至于清香型白酒,目前看起来好像是比较容易复刻和取代,但也没那么容易。看下图,汾酒这个清香型白酒品牌竟然可以做到同茅台泸州老窖(泸州大曲就是老窖的前身)一样历届名酒评选都在榜,可见人家也是比较特别的(PS:五粮液之所以第一届不在榜,是因为第一届评选的时候他尚未恢复生产,没赶上评选)。

资料来源:iFinD

汾酒的特别之处其实同茅台有些相似,大家知道茅台离了茅台镇、离了赤水河酿不出来,其实汾酒离了杏花村大概率也不再是汾酒了,至于为什么如此,由于篇幅有限,所长就卖个关子,后面会专门拿一篇甚至几篇文章来讲讲。总之,所长认为汾酒是一个被市场大大低估的白酒品牌,它的稀缺性应当不亚于茅台,只是它当年没有选择走名酒路线而已。

03

价值事务所

穿越周期的茅台

讲到这里,其实大家应当应当清楚为什么茅台们为什么无法复制。

因为他们算是天时、地利、人和累积出的偶然。赤水河的水、杏花村的地、百年传承的工艺、一代代积累的基酒、不可复制的老窑池,这些要素每一个都不容易,而头部白酒企业基本都是好些个稀缺因素叠加在一起机缘巧合下成立的,所以,要想复制,几乎不可能。

当然,我们之前讲过的东阿阿胶等品牌中药也具备这样的不可复制性,但茅台们除了稀缺的难得之处还在于,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稀缺性会逐步强化,因为陈年酒越放越值钱、老窑池越用越金贵

或许有人会说时代在变,年轻人的口味在变,但茅台们因“稀缺”且“自我强化”属性早已超越了饮品的范畴,这种属性和口味无关,就像很多年轻人欣赏不来爱马仕的审美但也还是想要拥有一个一样。

如果我们懂了这些,其实也就懂了为什么茅台们能在经济周期中稳如磐石,能在行业变迁中持续领跑。

那些现如今因为“现在都在说大环境不行,消费降级”、“年轻人不喝白酒”这些肤浅、笼统、一棒子打翻一船人的说法而唱衰高端白酒的,所长只想报以两个字——呵呵。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雪球征文 @新能源大爆炸 #财报云调研,投资大炼金#

$贵州茅台(SH600519)$ $山西汾酒(SH600809)$ $东阿阿胶(SZ0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