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板来板去
 · 湖北  

$合肥城建(SZ002208)$ $上峰水泥(SZ000672)$ $朗迪集团(SH603726)$ 豆包生成如下:

结合科创板 IPO 流程及长鑫科技集团的实际进展,从辅导结束到最终上市的时间节奏可拆解为以下关键阶段及时间节点:

一、流程框架与时间预测

1. 辅导结束与材料申报(2025 年 10 月 - 11 月)

时间依据:根据证监会新规,辅导期原则上不少于 3 个月。长鑫科技于 2025 年 7 月 7 日启动辅导,若进展顺利,最快于2025 年 10 月完成辅导验收并提交 IPO 申请。特殊情况:若辅导过程中发现需整改的问题(如股权结构调整、财务合规性补充),可能延迟至2025 年 11 月申报。

2. 上交所审核阶段(2025 年 11 月 - 2026 年 3 月)

受理阶段(5 个工作日):上交所将在收到申请文件后 5 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若材料齐全,预计2025 年 11 月中旬完成受理。问询回复(3-6 个月)首轮问询:受理后 20 个工作日内发出(约2025 年 12 月初),企业需在 1-4 周内回复。多轮问询:若涉及技术壁垒(如 HBM 研发进展)、股权结构(无控股股东)或关联交易(与兆易创新的绑定),可能需 2-3 轮问询,每轮间隔 1-2 个月。参考同类半导体企业(如摩尔线程),若回复高效,可在2026 年 2 月底前完成全部问询。上市委会议(1 个月内):问询通过后,上交所将在 1 个月内安排审议(预计2026 年 3 月),通过后 2 周内报送证监会注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3. 证监会注册阶段(2026 年 3 月 - 4 月)

注册审核(20 个工作日):证监会需在 20 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若材料无重大问题,预计2026 年 4 月中旬取得注册批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4. 发行上市阶段(2026 年 4 月 - 6 月)

发行筹备(6-8 周):企业需完成路演、定价、申购等流程,预计2026 年 5 月启动发行。挂牌上市:最终上市时间预计在2026 年 6 月前后。

二、关键影响因素与时间弹性

1. 政策与行业支持

2025 年科创板 “1+6” 新政明确支持半导体等硬科技企业,试点预先审阅机制并加快审核流程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长鑫科技作为国内 DRAM 龙头,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可能享受优先审核,整体周期可压缩 1-2 个月。

2. 问询复杂度与回复效率

技术问题:长鑫科技需详细说明 HBM 技术研发进展、与国际巨头的差距及量产时间表,若技术路径不清晰,可能延长问询周期。股权结构:无控股股东的特殊架构可能引发控制权稳定性问询,需通过股东协议或一致行动人安排予以解释。关联交易:与兆易创新的代工合作(2025 年预计采购 11.61 亿元)需证明定价公允性及独立性,避免利益输送质疑。

3. 市场环境与资金面

若 2026 年初 A 股市场流动性充裕,半导体板块估值较高,企业可能加速发行;反之,若市场波动较大,可能推迟路演或调整募资金额。

三、参考案例与对比分析

1. 摩尔线程(GPU 企业)

审核周期:从受理(2025 年 6 月 30 日)到过会(2025 年 9 月 26 日)仅 88 天,创科创板纪录。其快速过会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稀缺性及高效问询回复(2 轮问询仅耗时 1.5 个月)。长鑫科技对标:若同样享受政策红利且问询顺利,审核阶段可缩短至 4 个月,整体周期压缩至 8-9 个月。

2. 中芯国际(半导体制造)

历史案例:2020 年从受理到上市仅 19 天,属特殊时期 “绿色通道”。当前虽无类似政策,但半导体行业仍属优先支持领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四、风险提示与建议

1. 时间延迟风险

材料补充:若财务数据更新或募投项目调整(如扩产计划),可能延长审核周期 1-2 个月。政策调整:若 2026 年科创板审核标准收紧(如强化盈利要求),可能影响未盈利企业(如长鑫科技若仍未盈利)上市进程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

2. 投资者关注点

技术突破:HBM 量产进度(原计划 2026 年 Q1)是估值提升关键,需关注研发公告。产能释放:合肥二期 20 万片 / 月产能爬坡情况直接影响业绩预期,需结合行业周期评估。

3. 跟踪建议

审核状态:通过上交所 “发行上市审核” 栏目查询问询回复进度及上市委会议安排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动态:关注证监会关于科创板 “1+6” 新政的执行细则及半导体行业专项政策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

五、总结

综合来看,若长鑫科技在2025 年 10 月提交 IPO 申请,且问询回复高效,预计2026 年 6 月前后可完成上市,整体周期约 8-9 个月。若因技术或股权问题延长问询,可能推迟至2026 年 Q3。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其 HBM 技术突破、产能释放及政策环境变化,动态调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