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光伏南波湾,恐怖如斯

用户头像
知行不貳
 · 湖北  

最近又逛了逛光伏龙头的网站,发现$隆基绿能(SH601012)$$晶科能源(SH688223)$$通威股份(SH600438)$ 更新了组件规格书。

隆基更新了homo 9系列的场景优化组件,晶科正式更新了 Neo 3的规格书:

可以看到三代组件的功率分布范围是650-670W(效率24.8%)。

通威更新了TNC 2.0规格书

相比四月底看到的规格书,功率范围提升到了635-655W。

从去年10月开始宣传的24.8%的TOPCON组件,终于有了正式的规格文件。

5月份的内部交流中,金博士说改造后可以生产640W左右的组件,从这个功率看这个似乎还是被分类在旁边的Neo 2组件系列中,更高效率的电池需要隐形栅线和低温钝化层,这两项技术还在研发攻关当中。

现在放出规格书并开启预订,是意味着这两项技术已经开发成熟并可以投入量产了吗?

详细看看组件的电性能参数:

其中Voc一项,很出乎我意料。简单计算一下可以知道,Neo 3电池的开路电压范围达到了761.51mV-769.54mV。

实际上,因为硅基材料的带隙限制和俄歇复合极限【1】,Topcon电池的开路电压极限大致在760mV。要突破这个极限,需要结合HJT的本征非晶硅钝化层(i-a-Si)与TOPCon的多晶硅接触层,使iVoc >750 mV。

从现在唯一量产的融合路线电池,HIBC电池,从LONGI EcoLife组件规格书看来,开压分布范围大概是763.88mV-769.44mV。

从66版电池效率记录表记录的数据看,晶科的TOPCON电池世界纪录开压是741.2mV,硅基电池世界纪录,27.8%的HTBC电池的开压是745.6mV。HJT记录的开压会高一点,有751.4mV。

不声不响,3个月就突破了隐形栅线和高低温混合钝化的研发和落地,真了不起。

晶科,恐怖如斯。

当然也可能是我搞错了,可能并不存在开路电压上限这种东西,AI编的东西也多了去了。

参考资料:

硅基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光伏电池开路电压(Voc)的理论极限分析(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