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消费品投资方向

用户头像
李胖胖1988
 · 福建  

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传统消费品年化 15% 以上的高速增长已成为历史,“内卷” 将是未来市场的常态。当依赖渠道红利的消费品逐渐式微,投资逻辑需转向更具确定性的核心标的,具体可聚焦三大方向:

一、成本壁垒型消费品:构筑 “进不来、赚不到” 的护城河

这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可复制的成本优势,能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形成天然壁垒。以可口可乐为例,其通过全球百亿级的年销量规模,将原材料采购、生产线折旧、物流仓储等成本压缩至极致 —— 新进入者即便终端定价同样为 3 元,也会因规模不足导致单瓶成本高出 30% 以上,最终陷入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的困境。这种由规模效应、供应链纵深、渠道效率共同构筑的成本护城河,能在价格战中始终掌握主动权,成为内卷时代的 “稳压器”。

二、高端符号型消费品:用 “溢价” 锚定身份认同

茅台、LV 为代表的高端品牌,其价值核心已超越产品本身,转化为社交场景中的身份符号。这类产品的独特性在于:价格越高,越能强化 “稀缺性” 认知,越能满足消费者 “通过拥有彰显地位” 的心理需求。茅台的流通价长期高于指导价仍供不应求,LV 限量款因 “一货难求” 被疯抢,本质都是 “价格即面子” 的消费逻辑在起作用。经济波动期,高收入群体对这类符号性消费的需求反而更具韧性,形成 “越贵越畅销” 的逆周期特性。

三、创新破圈型消费品:以 “新鲜感” 创造增量市场

当传统品类陷入存量厮杀,前所未有的创新形态能开辟全新赛道。如 LABUBU 所在的潮玩领域,通过 “盲盒机制 + IP 情感绑定”,打破了传统玩具的功能属性,创造出 “收藏社交 + 惊喜体验” 的新需求 —— 消费者买单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 “拆盲盒的期待感” 与 “圈层认同的归属感”。这类创新消费品的价值在于:通过重构产品形态、消费场景或情感连接,在红海中找到蓝海,用 “别人没见过” 的体验激活增量消费。

@只看年报来投资 @唐老施 @沪深农民

$可口可乐(KO)$ $贵州茅台(SH6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