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李胖胖1988
 · 福建  

回复@一定要努力努力啊: 三大航司为什么还亏损
三大航司(国航、东航、南航)仍处于亏损状态,是由票价、成本、运力、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票价与收益方面国内票价持续下行:2024 年行业竞争加剧、机票价格 “内卷” 让三大航在客运上所获的收益进一步缩水。2025 年上半年,机票价格同比仍出现下降。航班管家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民航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达 740 元 (含税票价),同比下降 6.9%,相比 2019 年下降 7.8%。国际航线收益恢复滞后:尽管国际航班量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如东航恢复至 102%),但收益恢复明显滞后。以南航为例,其国际航线客公里收益同比暴跌 20.69%。同时,宽体机因国际需求不足转投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运力过剩,拉低国内票价。
成本支出方面刚性成本上涨:尽管 2025 年油价有所下跌(布伦特原油同比跌超 15%),但其他成本存在多重刚性压力。例如东航的起降费上涨 20.45%,维修费上涨 35.87%;南航职工薪酬上涨 3.4%,餐食费增幅更是高达 71.91%。这些成本的涨幅远超油价下降带来的节约,使得整体成本依然处于高位。汇兑损失影响:人民币贬值加重了三大航的美元债务负担,导致汇兑损失。2024 年国航汇兑损失达 51.7 亿元,东航汇兑损失为 7.63 亿元。
运力配置方面宽体机过剩:国际航线实际需求仅恢复至疫情前的 84%,宽体机被迫转投国内航线,造成国内运力过剩,进一步压制了票价,影响收益。区域恢复不均衡:不同区域的国际航线恢复情况差异较大,中欧、东南亚航线恢复较快(东航欧洲航线达 2019 年 152%),但中美等长航线需求仍疲软,拖累了整体收益。区位劣势制约:以南航为例,其作为广州主基地航司及大兴机场的核心承运人,在最赚钱的京沪航线份额上稍显劣势,且北京大兴机场距离北京市中心较远,不少商务旅客会选择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的其他航司航班,影响了南航的航线收益。
外部环境方面高铁分流客源:随着高铁不断提速,其在 “门到门” 的总通勤时间和正常性上具有较强吸引力,大量 500-1000 公里航线的客源被高铁分流,尤其是商务旅客、高端旅客的流失,对航司收益影响较大。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等,也给三大航的经营带来压力,影响了国际航线的运营和收益。//@一定要努力努力啊:回复@李胖胖1988:是,今年入境游这么火,为啥还这样呢?

@管我财 :以176招股價減持了半倉$阿里巴巴-W(09988)$ ,吱一聲。估值已經超出我自己保守估計的內在價值上限,還是跟隨自己內心吧,少賺一點也無所謂,反正我都習慣賣飛。